“参展的书画家涵盖了沪上知名的老、中、青三代人,虽然整个展览规模并不大,但是放在熙熙攘攘的陕西南路,我们是想希望通过文化的力量,让人们关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展览策展人柏茹说,“像陈佩秋先生虽然年逾耄耋,但对于此次活动非常支持,还题写了展览的标题。由于水仙花正好在农历春节前后开花,又称作‘年花’,象征着来年好运。我们将其放置在最重要的位置,希望给广大观众带来好运。除了书画之外,茗茶、抚琴、插花、清供、如意等,也都是过去人们在春节摆置的东西,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春节中悠久的传统文化。”
这段时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和闵行区文联的书法家一起为广大市民写春联送福字,丁申阳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丁申阳表示,此次展览形式非常新颖,特别是在人流如此大的陕西南路,会吸引众多来往乘客的关注,“从我们这几年举办写春联送福字活动的情况来看,一年比一年火爆,无论是都市白领,还是普通打工者,对于春联以及福字都非常喜欢,这已成为人们过年必不可少的文化‘年货’。”
作为参展的画家,上海中国画院的鲍莺回想起小时候过年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小时候,春节中印象最深的是带着酵母香味的面团和肚子里点着蜡烛的兔子灯。后来,冬日暖阳里散发着阵阵清香的水仙花以及春节联欢晚会是春节中挥之不去的记忆。现在,大家都开始出门旅行,但总还是希望留下些什么,于是贴福字、春联,以及用有特色的画作来布置家里,都成为了过春节的‘标配’。”
“春节里,以书画艺术形式传达节日欢悦和浓浓情意是非常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活动。”参展画家、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邵仄炯说,“在新年来临之际,写福字,写大红的春联是一大乐事。传统绘画题材,如松竹梅的岁寒三友,配上古器名物。还有迎春的腊梅天竺,这样的作品悬挂在家里,都会增添一种喜气祥和的气氛。”
说到此次画展贴的“福”字,其中大有讲究,“今年春节前,上海地铁中将出现写着百种‘福’字以及新年祝福的列车。”上海地铁党建工作部吴昕毅说,“届时,乘着这个列车去拜年,将会成为今年申城春节的一大亮点。”据悉,今年上海地铁将会重点选择交通枢纽站、旅游景点站等100多座重点车站,悬挂祝福语、中国结、红灯笼等,营造浓厚“年味”。届时,“下一站,给您拜年”或将成为今年申城春节流行语。
首席记者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