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人物/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青年女篮韩籍主帅李亨淑的故事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戴耳麦的女教头
——上海青年女篮韩籍主帅李亨淑的故事
李元春
■ 在李亨淑的篮球字典里有三个关键词:兴趣、思考和拼劲
■ 上海青年女篮将是李亨淑执教生涯最后一站 本版图片 记者 李铭珅 摄
扫一扫 看相关视频
  如果无意中走进梅陇基地篮球馆,你会发现一位有趣的女教练:她训练时戴耳麦,嘴里说着一口闽南味普通话,着急时不是发怒而是撒娇似地批评队员……你不会想到,这位教练其实是一位韩国人,还曾是威震亚洲女篮赛场的前国手。

  她,就是上海青年女篮主帅李亨淑,她的篮球故事,这二十多年一直和中国有关。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李亨淑感叹说,在中国执教和生活的一切,都让她那么自在和享受,自己已经是半个中国人,已不再想离开中国……

  1

  中国女篮老对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整个亚洲女篮赛场都是中韩两队的天下,李亨淑作为主力控卫效力韩国国家队的那些年,大部分时间都扮演中国女篮“苦主”的角色。

  在国家队十多年,李亨淑已经不记得和中国女篮这个老对手交手过多少次,但有一场比赛她印象深刻,因为那场比赛中国女篮几乎把韩国队打傻了。“那是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资格赛中,中国女篮赢了我们整整32分!”球场上从不服输的李亨淑,当时就发誓要赢回来,后来她果真也做到了,“在奥运会的半决赛中,我们赢了中国女篮13分,最终不敌美国队获得亚军,那也是韩国女篮历史上的最佳战绩。”

  当年的那些中国女篮队员,李亨淑还记得很多,比如丛学娣、郑海霞、宋晓波等等,“丛学娣和我都是后卫,她虽然人很矮,但组织、传球和投篮功夫真的很好,特别是她身上那种从容冷静的特质,在赛场上非常显眼。”丛学娣和宋晓波也没忘记李亨淑,丛学娣还记得,当初在马来西亚打奥运会预选赛时,李亨淑居然在宾馆“迷路”了,“当时她正巧碰到我,还向我问路呢。”而宋晓波则回忆说,李亨淑那时就是韩国队员的典型代表,“速度快,突破好,基本功扎实,心理素质出色,该出手时绝不手软。”

  “我非常热爱打篮球,有时候校队晚上七八点练完了,还会一个人练到10点、11点,到家睡觉都要12点了。”问李亨淑,身体条件并不突出的她何以能成为韩国女篮当家控卫,她的答案是“热爱”,“有些事说出来可能你都不信,我刚开始练篮球晚上睡觉时,常常感觉天花板上有个球在滚来滚去。有时候甚至会半夜里爬起来去练球,一直练到凌晨两三点,那是一种很难想象的着迷。”

  13岁开始打篮球,上高三时就已进国家队,奥运会、世锦赛、亚锦赛、亚运会等重大比赛打了个遍,到了28岁的时候,李亨淑觉得是时候换一种生活了,她选择了退出国家队。

  2

  辞掉翻译练中文

  在赛场上一直是中国女篮对手的李亨淑没有想到,自己退役后的道路会和中国篮球连在一起。1992年,机缘巧合之下李亨淑去台湾打了一年球,一开始是抱着看看外面的世界散散心的想法,没想到待了一年准备回国的时候,台湾有球队希望她能留下来执教,结果这样一待就是20多年。“三年前,我回到韩国照顾生病的父亲,待了大概有十个月,那之前一直都是在台湾执教。”李亨淑介绍说,“后来我就来了大陆这边执教,先带河南青年女篮打了2017年天津全运会,然后就是来到了上海青年女篮,可以说我的教练生涯一直都是在中国。”

  去河南执教,说来也是巧合。河南队之前的教练也是韩国人,后来因故中途离开,该队准备继续寻找一位会说中文的韩国教练,正巧李亨淑有朋友知道了这个消息,就推荐了她。李亨淑开玩笑说,是语言优势让她得到了这个执教机会:“会讲中文的韩国教练本来就不多,我的朋友问我要不要来试试,我想那时正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出来走走看看也不错。”李亨淑的中文水平到底如何?可以这么说,如果她说自己是中国人,绝对不会有人怀疑——日本乒乓球明星福原爱的中国普通话是东北腔,在台湾待了20多年的李亨淑是一口标准的“台普”。

  如同小时候练篮球一样,李亨淑当初学中文也有一股狠劲,本来她刚到台湾时只会说“谢谢”这一个中文词汇,球队也为她配备了韩语翻译。但一个月后李亨淑发现,如果翻译一直在旁边帮忙,那自己的中文水平没法进步,于是她一狠心让球队辞掉了翻译,给自己断了后路。中文的博大精深曾让李亨淑吃了不少苦头,自己的中文到底是说错了还是说对了,有时候她根本不清楚,只有别人指出来时她才恍然大悟。不过李亨淑并不气馁,跟队员学,跟教练学,跟电视学……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她终于可以用中文自由交流了。

  为台湾女篮奉献23年,李亨淑培养出不少好手,已经在WCBA征战几个赛季、曾效力过上海女篮的魏于淳就是她的得意弟子。如今,李亨淑来到了上海青年女篮,这很可能是她执教生涯的最后一站,她也希望能为上海培养出一些好苗子。

  3

  已是半个中国人

  训练时,李亨淑总是戴着耳麦,因为她的嗓子比较脆弱,没法长时间大声喊叫。“我接手的这支队伍是去年新组建的,小孩子们什么都不懂,每个人都要讲很多,嗓子都讲坏了。”李亨淑说,比起其他省市来,上海女篮的后备力量太差,“基本功就不说了,连个子高一些的都没几个。”前不久,队里身材最高的一名队员离队了,李亨淑为此郁闷了很久,“那个队员身体条件不错,但是打球的想法一直不太坚定,结果刚练出点儿成绩就不练了,这对球队也是一种伤害。”

  在李亨淑的篮球字典里,有三个关键词:兴趣、思考和拼劲。“我希望我的队员对篮球要有强烈的兴趣,这是训练很累时、遇到挫折时撑下去的动力。至于思考,我在训练时经常会问队员问题,让她们一直保持思考才会不断进步。而运动员最重要的精神是拼劲,没有拼劲是没有意义的,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弃。”

  一转眼,李亨淑已经来上海一年了,但是大上海的繁华还没见识多少,因为她平时总是基地、公寓两点一线,“我非常喜欢上海,许多地方都很漂亮。”李亨淑说,“但我平时不大喜欢出去逛,只有在韩国的家人或朋友来了,我才会带他们去逛一逛。每次我们都会去外滩,因为那里的夜景非常美。”

  一周训练六天,休息的那天李亨淑喜欢宅在公寓里,打扫打扫房间,看看电视或影片,写写训练计划,一天很快就过去了,“一周训练下来,还是蛮累的,毕竟我已经年纪大了,都快退休了。”她很少自己下厨,平时就在基地里吃饭,“因为我很喜欢吃中国菜,所以平时很少自己弄韩国菜吃,也从不特意去找韩国饭店吃饭,除非有韩国朋友来。”

  “我太习惯中国人的世界了,感觉在中国生活更自在,关键是我身边的人都很善良,我们相处非常愉快。”从1992年去台湾到现在,李亨淑的大半生都在中国度过,她说自己很享受在中国的生活,从没想过再回韩国发展,甚至觉得连在韩国生活都不太适应了,“我出来太久了,感觉自己和中国人的想法更接近,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

  李亨淑所带的上海青年女篮,长远目标是2021年全运会,她笑言自己将会在上海退休,“等在上海队的任务结束了,我可能就不会再当教练了,也许到了那时候,说不定会在这里生活下去。”

  本报记者 李元春

  记者手记

  找对人

  看着上海青年女篮的队员们一天天进步,许魏敏很庆幸自己当初的一步棋走对了,那就是挖来前韩国女篮国手李亨淑担任主教练。

  许魏敏是上海体职院篮球中心主任,工作中主抓的就是上海女篮以及青年队,他说早在几年前韩国教练李文圭执教上海女篮的时候,就有人推荐过李亨淑,虽然当时双方没能牵手,但是他一直留意着对方的去向。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许魏敏现场观看了河南青年女篮以弱胜强战胜解放军队的比赛,更是坚定了他聘请李亨淑的想法,“那场比赛,赛前外界都认为解放军队稳赢,因为双方实力相差不小,而且河南队阵容不整。但是比赛中,河南队采取了非常有针对性的防守,并且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打法,最终创造了奇迹。”

  许魏敏说,李亨淑能够带实力一般的河南青年女篮闯入全运会四强,就是因为她能在训练中充分把握年轻队员的特点,“她之前在台湾也是长期带青年女篮,熟悉青年队特点和比赛规律,这一点正是上海青年女篮所急需的。”

  李亨淑在台湾篮坛潜心耕耘二十多年,基础薄弱的上海青年女篮请她来执教,确实是找到了一位好园丁。接下来,就等着与中国篮球颇有缘分的李亨淑,再为上海培育篮球新苗吧。 李元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07版:目击/上海之魅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动态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上海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新民财经
   第A17版:新民财经/家庭理财·广告
   第A18版:股市大势/新民财经
   第A19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第A20版:金色池塘
   第A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2版:长命百岁/金色池塘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广告/新民健康
戴耳麦的女教头
新民晚报人物/文体汇A12戴耳麦的女教头 2019-03-30 2 2019年03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