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山新笋 兰芬沁齿】
三月底,正值兰笋破土。日前,第二届“佘山百笋宴”美食文化节开幕。百花春笋酿花胶、特色手剥笋、芝麻笋酥……数十道与笋相关的珍馐摆满桌头,惹人垂涎。
佘山森林宾馆厨师长谈文华介绍,这次展示的每道菜品都有笋,焖、煮、炸、烤……做法多样,口感丰富。随着每年推陈出新,菜品早已超过了一百道,称为“百笋宴”当之无愧。
粽叶鲜笋扎肉是今年改良推出的新品,精选五花肉切成块,将鲜笋嵌入肉中,一同用粽叶裹紧,传统的本帮浓油赤酱中,渗入兰笋清香,鲜美入味。特色手剥笋也是谈文华的“得意之作”,看似外表朴实无华,其实这些鲜笋都经过高汤熬制,咸香鲜脆,最大程度保证了兰笋本身的原汁原味,乃至原貌。
“待得佘山新笋出,兰芬沁齿劝加餐。”清代诗人黄霆曾在《竹枝诗》中这样盛赞佘山兰笋。这波春味鲜美而短暂,愿君莫失好时节。
【手工青团 清香扑鼻】
从浦南带回野生青绿草,洗净、焯水、晾干、榨汁,得到的墨绿色汁液清香扑鼻,再将它揉入糯米中充分搅拌,雪白面团顷刻间泛出赏心悦目的绿意……清明节快要到了,石湖荡镇金胜村沈万英家庭农场内,沈万英与她的家庭成员们正忙着制作青团。
“掏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如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写的那样,万英家的乡村手作青团,也采用了这种传统工艺。
只见她取过一小团糯米粉团,在指尖沾上少许糯米粉,往中间掏出一个洞,再填入此前炒好的红豆沙馅,经过巧手不断揉压,一个青团就麻利地包完了。沈万英取来工具,往色泽碧绿的团子上刻一朵圆圆的花纹印记,朴素的团子登时又漂亮了几分,满溢春天的气息。
沈万英告诉记者,他们最近订单火爆,每天要卖出几百盒,忙得不可开交,凌晨2、3点就起床干活了。
这边正说着,那边,十分钟前开蒸的青团已热气腾腾出炉了。咬上一口,糯米皮柔软劲道,豆沙馅绵密清甜,满口清香四溢。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