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刘炜感慨,缺少身份认证曾经是网络作家的巨大困惑,现在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为网络作家评审职称,给网络作家带来了实质性的帮助。
这次评审历时4个多月,网上注册申报者共52人,其中成功提交申报材料者22人,经资格审核最终进入评审程序者15人。首批10位获证作家中,硕士1人、本科学历4人、大专学历4人、高中学历1人,年纪分布都在七零、八零后。
网络文学作家都很勤奋
网络文学是当下最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文学样式之一,已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早期元老级网络文学作家蔡骏模仿王小波的风格,在榕树下网站贴出他人生中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天宝大球场的陷落》,距今几乎过去了二十年。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年来,注册作者近1400万,签约作者达68万,作品总量约2000万部,读者达4亿多人。蔡骏说,全国那么多的网络作家,写作风格类型迥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勤奋。“日更五千字一万字都是常态。”
上海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上海的发展从来靠人才,人才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上海是集聚网络写手、文学网站最多的地区,被认为是全国网络文学创新和发展的高地。目前上海网络文学占全国原创文学市场的比重达到90%,依然保持网络文学产业发展优势。上海因此诞生了一批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的网络作家,形成一股重要的文学力量,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网络文学作品颇具影响
网名为府天的网络女作家张书玉最初接触到网络文学,是在2005年,那个年代,网络文学收费制度刚刚兴起不久,整个行业方兴未艾。众多的作者挥洒文字,书写梦想,把那些在心中酝酿已久的故事分享给广大的网络读者。“如今,网络文学从最初的单纯网络阅读发展到如今泛娱乐产业的重要一环,网络作家也不再只是局限于网上一角,而是拥有清晰规划的新兴职业。顶尖作家的作品出现在电视、广播和各种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上。”
目前,上海作协重点联系的知名网络作家有200多人,他们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品,如血红的《升龙道》《光明纪元》、骷髅精灵的风暴三部曲、洛水的《知北游》、今何在的《悟空传》、府天的《冠盖满京华》、柳晨枫的《盛夏晚晴天》等。2014年7月成立的上海网络作家协会,迄今为止已陆续发展网络作家会员340多人,会员覆盖了上海各大文学网站最为活跃的一线作者。
这次的评定只是一个起始,网络文学作家的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的评定标准已定,今后将积极推动下去。此外,网络作家的职称评审还将减缩评审过程,评审标准说明将更清晰。但提高作品的质量仍是生命线,刘炜以一个元老级网络作家的身份告诉广大网络写作者:“要记住写作的初衷,通过作品传播正能量,讴歌爱情、友情、亲情,讴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英雄人物,传播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关注社会,传递积极正能量。”
本报记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