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踏未名湖
陈德平

  陈德平

  三月的京城,好像刚从冬眠中醒来,薄薄的晨霭中,街头光秃的树枝上隐隐约约地泛出了一层绿意。从西门进入北京大学,一眼望去,石桥旁的垂柳已缀满了嫩绿的芽苞,粉红色的梅花开得正盛,一股春意迎面而来。

  趁着办事还早,我决定先去未名湖看看。穿过园中的华表和庑殿,折身向东,沿着土坡上去,转身透过林间再望坡下红楼,那匾额上“北京大学档案馆”几字清晰可见。再往前走,见北侧有座铁灰色的塑像,座基下放着一束用纸包着的鲜花,似乎刚摆放不久。近前一看,原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像,这让我肃然起敬。蔡元培说起来还是绍兴同乡,他主持北大时,为中国学术开一新纪元。一路过去,我越发感到北大的历史沉淀深厚,沿途随之一瞧,都有文物入眼,如乾隆时的诗碑和石屏风以及给北洋水师报时的青铜钟,这些遗物虽源自不同地方,却与北大氛围十分相宜。及至坡顶钟亭处,我终于得见心仪已久的未名湖。此时的未名湖,平静得像个青涩的少女,没有浓妆艳抹,而是素颜朝天,沿岸树木大都还是墨绿色的,有的上面甚至挂着枯叶,那黄黄的芦草依然显示着被寒冷扫过的痕迹,远处的博雅塔模糊而高矗,默默地注视着湖面。尽管如此,那喷薄欲出的春意,因了湖中的潋滟、岸旁嫩绿的柳枝和盛开的梅花,已掩藏不住,早透出蓬勃生机和一派清新。

  我迫不及待地下至湖边,沿着石砌的堤岸踏步而去。未名湖虽没有我想象的宽阔宏大,待走近了,才觉得它不似江南园林的玲珑精致,倒显出大家气象。湖光塔影、湖山林木不仅与岸边的红楼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湖中也散落着不少珍贵的文物古迹。湖心岛南端的石舫,据说是和珅按颐和园的石舫修建的。作为乾隆的宠臣,也只有他敢这么干。未名湖在清朝原是淑春园一部分,当年乾隆将该园赐予和珅,其大肆营建。和珅被抄,淑春园又几易其主,后石舫被焚,目前仅存基座。而耸立于湖中的翻尾石鱼雕塑又是圆明园中的遗物,几经流失,后被北大前身燕京大学的学生购回献给母校。从历史中走来,未名湖畔处处皆故事,从曾经的燕大到如今的北大,这里群英荟萃,留下了多少传奇和大师的足迹?这也是让人常常为之仰慕。这时,湖畔游人渐渐多起来了,有的在赏花,有的在拍照,也有人在树下专注地看书。我找了湖旁椅子坐下,悠闲地望着湖面,发现这湖中甚是热闹,除了游弋的鲤鱼,还有诸多的鸳鸯在水中戏闹,无拘无束,荡起阵阵涟漪。有人说北大的空气也是养人的。看着从湖畔走过的莘莘学子,不由感叹,能走进最高学府,该是人生的幸运儿。这个世界,总有人春风得意,也有人时运不济,但人生的路照样都得走下去,发奋图强是不变的定律。

  很早时候,读过贾平凹写的《未名湖》。他那天是夜里去的未名湖,天下着雨,湖没在黑沉沉的夜色里,没了白日的喧嚣,又是另一番景象。那时他大概自认名气不大,所以最后自嘲未名的人游了未名的湖,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但这从中也看出他内心的静寂,这是否应了未名湖之名“淡泊名利,宽容无争”的本意?如我,不正也喜欢着眼前这褪尽华丽、素颜朴实的未名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骡 子
春踏未名湖
首闯百老汇的中国人
书法
别了,灿烂的油菜花
钦 佩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春踏未名湖 2019-04-30 2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