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钦 佩
刘宝镛

  刘宝镛

  上海是我非常钦佩的地方。过去,我和每个中国人一样,都是把上海看作是我们国家最先进的地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上海的最好,上海牌手表非常出名、上海的自行车、收音机样样都特棒。上海服装上海发型都是全国领先,而且知道上海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又知道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地方,所以,使得我对上海更加崇拜了。

  在这春光明媚的芳菲四月天,有个日子跟上海是分不开的,就是我们国家的“航天日”。经过党中央批准,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这是国家的重大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宏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中国航天六十多年的辉煌成就,已经为世界所瞩目,为国人所称赞。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1956年开始的,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我国火箭事业的奠基和发展。1960年仿制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后。我们立即开始了自力更生的自主研制,在进行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的同时,我们就立志追赶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步伐。特别是1957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为此我们抓紧进行运载火箭研制。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完全用我们自己研制的运载火箭,发射了我们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虽然我们发射的时间晚了一些,但是我们第一颗卫星的重量有173公斤,超过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卫星重量的总合(苏83.6、美8.2、法42、日9.4)。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近十多年,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航天大国。

  我在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上海也是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开拓地之一。早在六十年代初,上海就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在此基础上,上海的导弹和火箭事业,也是不断地发展壮大。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上海开始搞大型运载火箭,我记得我们总体部和控制所的多名同志到上海和上海的同志一起建立大型火箭的研制工作。直到今天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

  再有就是2008年中国商用飞机公司的成立,这件事对我们印象很深,也非常关注。因为我们航天部门的很多同志调到商飞担任领导职务,而且都是特别熟悉的朋友。2011年我们专门到商飞参观了一下,受到很大鼓舞。从今天的事实来看,中央把这一重大任务交给上海的决策太英明太正确了。虽然当时也很担心向国外购买关键的动力和机电会遭到他们的讹诈或卡脖子,但是当时也认为必须迈出这一步,再按照自力更生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才能最终得以突破。现在大飞机的工作进展很顺利,全国人民盼望着早一点坐上我国自己的大飞机,我们要扎扎实实自力更生地搞好自己的大飞机工业,打破垄断。

  十日谈

  院士的长三角情缘

  责编:杨晓晖

  “长三角是生我、养我、教我成长的地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大虹桥专刊
   第A16版:大虹桥
   第A17版:大虹桥
   第A18版:大虹桥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夜上海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新民旅游
   第A29版:新民旅游·广告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9
骡 子
春踏未名湖
首闯百老汇的中国人
书法
别了,灿烂的油菜花
钦 佩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钦 佩 2019-04-30 2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