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球淘宝”为“上海购物”找好货
“走出去”的东方国际如今也在积极“引进来”
张钰芸
  从跨年促销中迈入2019年,在“年货节”里对照购物清单,三八妇女节时一键清空“购物车”,五一小长假的各类活动不能错过……从年头到年尾,上海这座“购物天堂”总有最新最潮的“诱惑”,背后的支撑是日日都有的新品首发、首店落地。经济高度发达的卓越全球城市,往往都是国际消费大都市,而上海原本就是因商而兴的城市。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如今不仅有零售企业的助力,也有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借助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就找到了新机遇,“引进来”全球优质消费品,“走出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开“网红店”,调动全球资源走出了新路子。

  全球新品

  “定制”时尚生活

  位于愚园路1341号的Gracina Life时尚生活馆,是东方国际集团旗下常年性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平台,在这里,你能买到各种“进博商品”,用全球资源配置时尚生活。

  比利时的咖啡豆和威士忌,日本的冰淇淋和文具,南非的蜜树茶,阿根廷的红酒……各类进口商品在这里常年展示。二楼还有意大利、英国进口的保税面料展示销售,可以量身定制西服。含有多种乳酸菌的日本L8020含片,可以保持口腔健康,是替代刷牙的懒人护牙产品,近期该日本公司将在这里同步展示其他日用新品。事实上,这家时尚生活馆不仅仅是进口商品的零售店,更覆盖其引入、展示、推广、销售等多种功能。而其落地的催化剂,就是首届进博会。

  “目前,Gracina Life时尚生活馆已经入驻了900种左右的商品,借助这一平台我们成功将阿根廷红酒、日本冰淇淋等产品带入中国零售渠道。”上海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峥是从业二十余年的“老外贸”,过去主要服务国内工厂和海外采购商,把“中国制造”卖给外国人,如今却带领团队切入了内销市场,帮助国外中小企业把当地的优质食品和日用品,卖到中国。

  出口资源

  转化成进口能力

  东方国际的子公司新联纺,是上海体量最大的国际贸易公司。今年1-4月,新联纺累计进、出口额都有明显增长,其中累计进口同比增长18.03%。而增长的背后,是传统外贸团队抓住进博会机遇,把代理向自营转型,出口向进口转型的努力。

  “在当前的外贸形势下,传统代理出口业务的生存危机无法回避,如果我们再执着于挣1%、1.5%的代理服务费,企业很难发展。而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出现消费升级和个性化需求,推动我们创新商业模式,着重布局消费、时尚产业。”陈峥告诉记者,从纺织行业的外贸企业,转型食品、日用品等消费品进口商并不容易,关键在于把“出口资源转化成进口能力”。

  新联纺出口一部是苏浙地区700多家纺织面料、辅料生产工厂的资深出口贸易合作伙伴,年出口额达到2.5亿美元。但去年他们却从阿根廷红酒入手,成功做成了进口生意。“公司业务转型的方向和必要性应很清晰,关键就在于怎么做。我们出口一部的同事就发现,这么多年他们手里握着的不仅是国内工厂,还是一大批有消费能力的进口商品消费群体。通过自采三款阿根廷红酒,并向700多家国内伙伴及他们朋友圈的定向推广,如今两个集装箱的红酒已销售一空,第三个集装箱正在路上。而随着这一波首发成功,阿根廷红酒出口商也和新联纺签订了总代理合同。不但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刚需’,也成为公司新业务的爆发点。”

  今年一季度,上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7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其中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服装类和化妆品类商品既是拉动增长的功臣,也是升级消费的主力。

  “一带一路”

  沿线开出网红店

  进出口代理、自营出口和进口业务是新联纺的发展目标,而对于整个集团来说,东方国际的目标则是进出口各占一半,更均衡发展。因此在“引进来”消费升级的新产品之外,“走出去”也要有新路子。一家开在尼泊尔的“网红店”也许可为应对外贸新形势提供新思路。

  今年4月,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出一家“网红店”,山东新联纺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当地合作伙伴一同打造了一家五金店,面向公司客户销售“中国制造”的五金工具、装修材料等工程物资产品。现代化的装修风格和全新的产品布局,让这家店一下子火了。“过去我们和欧美成熟市场做生意,一个集装箱的产品过去,双方无需见面,电话或邮件就能沟通完毕,但这一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很难通行。”陈峥表示,只有从外贸转型到外经,加强和当地的经济合作,才能落实订单。因此新联纺的山东子公司到尼泊尔调查市场,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在当地设立实体店,既能小批量、多批次、面对面销售产品,又能在当地打响中国制造的品牌。“我们希望从这家店里获得先行先试的经验,如果证实可行,再复制推广到更多‘一带一路’国家,开拓出对外贸易的新市场。”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3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上海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4-21
“全球淘宝”为“上海购物”找好货
杨浦 首批夜生活首席执行官诞生
嘉定 环城林带绿道建成
宝山 上港老码头变身华丽新港城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5“全球淘宝”为“上海购物”找好货 2019-05-24 2 2019年05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