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49年底,接收工作告一段落,上海社会逐步趋向稳定,然而国民党不甘心失败,不断从沿海岛上派来飞机骚扰轰炸,炸毁了江南造船厂。1950年2月6日,国民党又派来多架飞机,连续几天轰炸上海,炸毁了杨树浦发电厂、南市电厂和闸北水电厂,炸伤炸死市民1000多人,炸毁房屋1200多间,使上海的经济、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遭受新的困难。国民党的罪恶行为,激起了全市广大工人和民众的愤怒,大家纷纷上街游行示威,掀起反封锁反轰炸热潮。“当时我们机关大楼内外都堆满了防空袭的沙包沙袋,并将重要档案从外滩办公区域搬到西区淮海路,一部分人员分散到西区办公。”刘天同说。
那时,我们的空军防空力量很薄弱,为了打击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在党中央的要求下,苏联答应派遣防空部队来驰援。为了迎接苏联空军的到来,上海紧急组织相关部门抢修机场、道路等设施,房管处负责在市郊高炮阵地和住房的安排,刘天同和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分工到颛桥附近,征用了一所私人别墅。这户业主比较支持,母女俩住进了边上的老房子,腾空的房子进行粉刷装修,安装淋浴房和烧俄罗斯大菜的大灶。房子还未装修好,苏联防空部队和高射炮已到达。时值春雨连绵,道路泥泞,高大的红军战士用人力把高射炮、探照灯拖到防空阵地。因语言不通,刘天同唱起了苏联国歌和喀秋莎、共青团之歌等,大家随即心心相印。身躯高大的红军战士,高兴得把刘天同抱了起来。
刘天同高兴地表示,苏联防空军队来到后,先后打下了好几架国民党飞机,随着沿海岛屿的解放,国民党的飞机再也不敢来了。长江上的水雷也逐步清除掉,至此,反封锁反轰炸斗争也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上海的工业生产也逐渐恢复,社会生活也走向了正常。
本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