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洪彪介绍,在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29个省份放开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19个省份审批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加快新技术、新装备在临床应用。26个省份出台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贵州等部分省份将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又有新突破。2018年全国公立医院获财政直接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达到10.1%。各级财政对全国公立医院的直接补助从2010年的84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705亿元。通过补助,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武汉、广东深圳、四川成都、陕西西安等地目前已全部化解公立医院长期债务,使公立医院轻装上阵。
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94个城市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超过100个。
持续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全国公立医院实行进口抗癌药零关税。开展17种抗癌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平均降价56.7%。
积极探索人事职称制度改革,18个省份出台了公立医院编制改革文件,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或人员总量管理,推行全员聘任制。职称管理上,上海、安徽、湖南、贵州等省份将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到部分省级医院。
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28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超过全国公立医院总数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