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城村,每位村民都有一份“诚信指数”成绩单。“诚信指数”评比由个人品行、家庭团结、维护和谐、社会参与4个方面组成,涉及法律法规、勤俭持家等30项正项指标和违章搭建、散播不正当谣言等6项反向指标内容,实行百分制量化计分。能不能参加村级以上评优表彰或是享受优惠政策等,也全看这份“诚信指数”。不仅仅是长城村,在小浦镇潘礼南村,“诚信指数”被纳入了村规民约进行公示,该村通过和治理事会每季度对农户进行考评打分,并在村民大会上表决通过,形成了“诚信指数抢积分”的热潮。“自从开展了‘诚信指数’工作,村风民风好了,中心工作开展顺利了,干部离老百姓的距离更近了”小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乡下小村庄,村规民约是由村民民主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同时也是村民自治的“准司法”。想要倡导文明新风就需要从村规民约着手。一直以来,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是村民所崇尚的一种旧俗。就在最近,浙江长兴煤山镇东风村就发起的“红色家宴”移风易俗总动员,号召大家摒弃过去的种种陋习,崇尚文明新风,为自己“减负”。
长兴县夹浦镇吴城村村民周玉芳的儿媳近日生了双胞胎,一家人高兴之余想好好张罗满月酒。周玉芳罗列了一张清单,点了人数,得准备20桌酒席。县里村移风易俗小组得知后便上门做工作,酒席桌数由原来的20桌减少到12桌。“5月份,我们村上有红事10多件,都没超规模,现在村里和治理事会负责监督,村民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大家都觉得很好。”吴城村党支部书记孔有明如是说。
据了解,去年长兴县文明办要求全县各行政村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代表商议的形式,把村民办红白喜事的酒席规模、场次、宴请对象及收受礼金纳入村规民约管理细则,此举旨在全面深化移风易俗改革工作,更好地推动风清气正的好风尚在长兴落地生根。本报记者 唐闻宜 通讯员 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