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新时代上海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在当下的全球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背景下,新片区特别要体现闯将的特殊作用,摆脱束缚,奋勇开拓,闯出一个新局面,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上海、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示范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高地。
20年前,临港只有在海水退潮时才会露出海滩。2002年,上海洋山深水港的建设启动,作为深水港建设的配套,上海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拉开序幕。据当年建设者回忆,临港人热火朝天、拼劲十足,硬是在滩涂上一点点建起新城。今天的临港新片区,不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空间的简单扩大、现有政策的简单平移,而是要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打造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座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要让这片寸土寸金之地飞出新的金凤凰,推动上海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就需扎实做好制度创新、功能培育、规划建设、营商环境、人才集聚五篇大文章。跑出加速度,体现显示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劲头推进新片区建设,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
8月19日,上海临港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一期)取得首张综合验收合格证——动力站房综合验收合格证。从平台申报到取得合格证仅3个自然日,距离签订土地出让合同也仅10个月,充分体现“上海服务、临港速度”。
“临港新片区”英文是“Lin-gang Special Area”,展现新片区有“新”更有“特”。我们要对标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充分用好新片区特殊支持政策。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办法》中,以政府规章形式,明确临港新片区的管理体制机制,全面体现新片区改革亮点。内容涉及明确新片区的功能定位、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实施公平竞争的投资经营便利、推进高标准的贸易自由化、实施资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提高国际运输开放水平、实施自由便利的人才服务、实现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财税支持、建立全面防控风险的综合监管制度,显示出扩大开放格局又有质的飞跃。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这个仅28.78平方公里的地方用开放倒逼改革、制度创新倒逼深化改革,形成一批创新事项以及“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全市复制推广,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今天的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增强上海开放优势,显著提高“五个中心”建设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一起,形成“东西联动”“两翼齐飞”发展格局,对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勇做新时代改革开放弄潮儿,临港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