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七夕节的海归婚介专场,外加十几场本市“高温季”交友活动,将暂告段落,我儿子检查近视的事,也能够在开学前完成了。正想着,阿宇的手机视频响起来,说他跟女友“十一”国庆期间将赴澳旅游,两位澳大利亚同事的老妈,不日会来梅园找我落实子女找对象的注册事宜;还有,上海在澳海归较多,希望以后跟我合作,开展上海澳洲相亲专场活动……
阿宇1986年出生,在澳大利亚攻读了硕士,原就职于阿得莱德市的一家名企。两年前,其父母就联系我,请求帮儿子“脱单”。可推荐在网上进行,老是搁浅。阿宇跟父母商量后,先回沪找到工作,再一心一意“蹲守”寻缘。他先后查看了我准备好的十多份资料,“七夕”期间,他跟毕业于外国语大学的小洁对上了眼。他们计划结婚后,再考虑是重回澳大利亚安家育子,还是留在国内工作。
在婚介行业,海归服务搭建的是“洲际”或“跨国”鹊桥。一方在国外工作,希望从国内找个对象,或到那里扎根,或回国发展。去年底,老会员郑小姐微信报喜:“我在日本生了一个男孩,有酒窝!”“跨国宝宝呀!”我和同事马上回复祝贺。她在日本工作,一直单身,两年前曾回沪参加过不少交友活动,后慕名找到我。匹配并不容易。上海有留日或日语背景的男生不少,但没几个接受她的类型。我推荐了张先生。他在日本自主创业10余年,基础扎实,却仍然孑然一身。听沪上亲友说梅园婚恋有个“爱情使者”,专程飞回上海,跟我交谈,登记注册。真是天赐情缘,同在另一国度孤独奋斗、无法谋面的两个男女,一见面就“粘”上了。在日本医院顺产后,郑小姐即向国内父母和我报喜。这类故事不少。90后小真姑娘,在国外看到了我在《晚民晚报》上发表的文章,让母亲第一时间找到我。如今,她和同是90后的男友,已经在上海筹办领证、结婚事宜了。
婚介工作,没日没夜的,是劳动密集型服务。海归这一块,难度大、更辛苦,要不要花力气维护?我这样跟红娘团队交流:如果有一位母亲,用无比恳切的眼睛看着你,诉说老两口如何为“孤悬海外”的子女寝食难安,你会放弃为他们缔结姻缘的努力吗?“当然不会!”红娘们都是做母亲的人呀!今年8月7日,一条喜讯跳入红娘老师群:“会员蒋先生和秦小姐,婚期将近!”蒋先生是英国杜仁大学博士生,高大俊朗,任职于伦敦英资银行,月薪丰厚。秦小姐毕业于美国大学。她在梅园平台上持续选择,约见不少,直到与蒋先生面对面,才“落子生花”。蒋先生父母均为高级知识分子,秦小姐父母经商,两家真可谓“强强联手”。为了秦小姐的事,我曾组织红娘“会诊”好几次,得出结论:她对我们的服务极其认可,我们的资源足以支撑她和海归们的要求。蒋妈妈是听闻我和我们中心的名声,找上来的。她说,“楼老师,我找到你,打个的,不过几十块钱。但我的心,好像跨越了欧亚两洲。儿子找个上海姑娘,以后回来落脚也方便……我相信你,我更懂得诚信的分量!”当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看来,我儿子治疗近视的事,又要交给我的老公或老爸了。因为,“七夕”之后,“洲际”、“跨国”类注册会员涌来不少,工作量陡增。因为,以前有很多,今后仍会有很多上海的单身海归们,德国的、法国的、美国的、加拿大的,尤其是澳大利亚会更多一些。他们在我们中心找到另一半,找到既可以在不同国家,又可以回到祖国、回到申城建立爱巢,相爱终身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