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F01:中缝12-13
     
本版列表新闻
晒晒我家老照片~~~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晒晒我家老照片
大半辈子气象梦
叶晓雯
1979年常渭渊与儿子合影
扫二维码 看精彩视频
  常渭渊是一位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已整整60余年。在16岁那年暑假,他参加了上海市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的暑期气象知识学习班,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气象知识,从此便迷上了气象。这个兴趣爱好伴随了他大半辈子。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

  工作后,常渭渊跟天气的“交道”更加密切。“我的工作是制造轮船上的柴油机,经常需要跟船出海调试,每次出航的天气好坏非常关键,所以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因此,常渭渊与气象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前我只能在特定时间,通过广播或电视知道天气情况。那个时候的天气预报只能提前两三天,遇到突然情况无法及时预知,经常会影响到工作。”

  2000年常渭渊退休后有了更多空闲时间。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他都会去参加活动,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天气预报的来龙去脉。在活动里,他看到了先进的气象设备,知道了气象卫星的工作模式。“现在的天气预报每时每刻都能知道,出行也更方便了。”喜欢旅游的常渭渊现在能根据天气预报更好地掌握气象情况,及时安排出游时间。

  气象数据了然于心

  60多年的气象研究并不是简单看看天气预报,常渭渊清楚地记得几百年来的各类极端天气。如1934年夏天,是140多年来最热的一年,35°C以上的天气达到51天,最高气温40.2°C,而2013年的最高气温直冲40.5°C,破了这个纪录。还有500年来,黄浦江的结冰次数共有7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光绪年间,黄浦江结冰长达半个月……常渭渊对历史上的气象数据了然于心。

  天气与人们生活出行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未来的天气预报更加精准。常渭渊说:“我喜欢气象,这个兴趣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叶晓雯

  征集方式:将照片发送至 linshenghao@xmwb.com.cn

  作品要求:

  1.内容请以家庭视角,反映市民日常生活变化。

  2.上传者请写明作品的内容说明:时间、地点和主题等基本信息,附说明文字500字以内。

  3.上传者请留下姓名、手机号码等联系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阳光天地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体新闻
   第A1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3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4版: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5版:夜上海
   第A16版:夜光杯
   第A17版:夜光杯
   第A18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19版:民间收藏
   第A20版:设计之都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ZF01版:中缝12-13
大半辈子气象梦
新民晚报中缝12-13ZF01大半辈子气象梦 2019-09-04 2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