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余温
——电视剧《济公》重播有感
张 戈
  张  戈

  电视系列剧《济公》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拍摄和播出至今已三十多年,真是际遇难得!当时怎么会选择“疯疯癫癫的济公和尚”这种神话题材的呢?正是借着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大好形势,在机制转型的倡导下,打破成规,导演有了选择剧本和自筹拍摄经费的权力。因为剧组有了自主权,所以演职人员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几乎每集拍摄耗时仅仅五六天,这种效率在当年是很超前的。

  《济公》制作完毕后,电视台立即安排档期播出,收视率节节攀升,并创出新高,社会反响强烈。一时间其主题歌《鞋儿破,帽儿破》传遍大街小巷。记得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刚走进小区,就听到家家户户的窗口都传出了“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声。我的心情激动难耐,思绪万千,庆幸自己能够从事导演这个职业,同时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责任与价值。

  不久后,《济公》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相继播出,接着又在新加坡电视台和美国的华语电视台播出,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之后的很多年中,电视台几乎每年都会重播,可以说是历经时间考验的作品,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前不久,听说上海电视台再次重播《济公》,这个消息既令我惊喜,也使我感到有些忐忑。如今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电视剧更是佳作频现,令人目不暇接。当下的影视作品从编导、演员、摄像到“化服道效”都体现出很高的制作水准,特别是通过运用数码技术的后期制作,令画面效果愈加美轮美奂。

  回首当年,在那时粗拙简陋的拍摄制作条件下,只能因陋就简,留下许多遗憾,特别是特技效果真的太“小儿科”了。济公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具有丰富的神话色彩,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电视剧中很多情节需要用特技制作展现,然而当时技术部门熟练掌握的特技效果只有一种——抠像。单一的技术条件难以充分满足艺术效果的要求,于是剧组成员集思广益、绞尽脑汁,并经过反思试验,终于发明了不少“土办法”,拍成了例如“古井运木”、“飞来峰”、“装不满的酒葫芦”等特技镜头。只是“土办法”的成功实施都需要演员真刀实枪的全力配合,因此在拍摄不少类似镜头时,济公的主演游本昌饱受皮肉之苦。在《大闹秦相府》一集的剧情中,济公作法,以死揭露秦相的残暴不仁,秦相则要“当堂抛尸”以验证济公是否假死。衙役们将济公高高举起后狠狠抛掷,反复多次。实景拍摄时,地砖上虽然设置了体操垫,但冲击力依然不小。游本昌当时已年过半百,他忍受了很长时间被摔打的疼痛,最终坚持完成了拍摄任务。

  累累硕果来自辛苦的耕耘。游本昌扮演的济公形象大获成功,并深入人心,至今依然光彩不减。三十多年来,济公的题材被多次翻拍成影视作品,不少演员扮演过济公的角色,但终究无人超越游本昌塑造的济公形象。一部戏成就一个演员!对于导演而言,是否能正确选择主演可以决定一部戏的成败,这是影视创作一条不变的规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专版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家装专版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夜上海
   第A17版:家装专版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家装专版
   第A21版:军界瞭望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广告
岁月余温
一名医生眼中的人民教育家
访延安枣园并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秋色斑斓当远行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藏头一律
今日天时好(水彩画)
相隔四十年的同学合影
舞台上下看变化
新民晚报夜光杯A18岁月余温 2019-09-30 2 2019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