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快递邮包,一本大学同学40年聚会的画册呈现在眼前。画册前面是40年前后的同学集体照,接着,每页刊登一个同学的两张照片,一张是40年前入学时的照片,一张是近影,还有每人一句话的40年感言。看着一个个同学40年前后的对比照片,我的心里受到强烈的震撼!
40年前的黑白照片,一个个脸庞都是那么熟悉和亲切。那时,我们来自学校,来自工厂,来自农村,来自兵营,来自街道加工组;同学年龄最大的34岁,已经为人父母,最小的高中应届生才17岁:每个人都是笑逐颜开,逸兴遄飞。
40年后的彩色照片,一片白发扑面而来,一个个脸庞都是那么陌生而遥远,绝大多数脸须要仔细看才能辨认出当年的模样,有的反复看还是视如陌生人;有极个别的脸庞变化不大,但还是苍老了许多。
看着40年前熟悉的一个个脸庞,沉淀的记忆像是水桶打翻四处流淌:老师们认真地在课堂上讲课;专家学者来校演讲引得鼓掌不断;开班会时同学踊跃发言畅谈理想;文艺晚会歌声嘹亮……
难忘同学们的勤奋。恢复高考后的我们那代大学生,几乎所有人都是历届生,被耽搁了最好的读书年华后重新返回学校,大家非常珍惜读书机遇,学习都十分用功刻苦:不少同学到食堂排队买饭时还在背英语单词;晚自修很晚了,同学们还在看书做作业;星期天,一些同学还在教室里用功……
难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有的人在英语单词旁标注中文,英语好的同学就耐心地讲解和发音;有人病假缺课,同学们踊跃送上课堂笔记;有的人家境困难,同学们纷纷送上钱款……
难忘同学们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那不知疲倦的拼劲,那高昂的精神面貌,那飞扬的青春风采,既是对当下点点滴滴的珍惜,更是对未来的热切希冀。
很快,毕业了,大家各自奔向远方。40年来,同学们的信息陆续传来,总是让人聚精会神和感到欣慰,偶尔也让人悲伤:有人成为著名诗人,有人成为杂志社总编辑,有人成为图书馆馆长,有人改行考取其他学科研究生并留校成为大学教授,有人出国深造,有人成为商人,更多的同学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一直工作到光荣退休。有位同学妻子病逝,为了抚养儿子十多年未再婚。有位同学当年演唱《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引得满堂喝彩,如今已经因病去世10多年了……
不得不承认,时间能够悄无声息地改变一切,再漂亮,再英俊,再青春焕发,还是抵不过似水流年和生命的折旧。我为同学们40年前后的容貌巨变而震撼,其实是在感叹青春消逝,是在怀念一去不返的青春。生活是条河,继续在流淌;生活是首歌,始终在吟唱。我们在抒发过去岁月中鲜花凋谢的无奈,更要享受当下的花开嫣然,因为她是我们余生最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