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调查显示,火箭坠落爆炸的原因是发动机出现故障。
箭坠星毁
这枚“质子-M”火箭2日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火箭上携带着3颗“格洛纳斯-M”导航卫星。
在俄罗斯国家电视24台的直播画面中,火箭升空不久就在空中解体,成为几团火球,坠落至发射场附近。火箭残骸坠地后发生爆炸,冒起浓密黑烟,火箭上携带的3颗卫星也化为灰烬。
俄罗斯航天署说,火箭发射台没有遭到破坏,发射场工作人员没有受伤。据初步估计,火箭坠落地点也没有人员伤亡和设施损坏。
火箭爆炸后,哈萨克斯坦当局立刻封锁了爆炸地点。距离发射场约60公里的拜科努尔镇关闭了所有公共场所,居民被要求紧闭门窗,待在家中不要外出。
损失巨大
俄航天署在随后发表的声明中说:“在火箭升空17秒后,其发动机意外关闭,导致火箭坠落在距发射台约2.5公里的发射场境内。”
与往常使用的“微风-M”加速
器(助推火箭)不同,“质子-M”火箭这次使用的是DM-03加速器。这是“质子”火箭在2010年12月发生事故后首次配备这一装置。当时的事故原因是DM-03因设计错误导致多加注了1.5吨氧化剂。这导致火箭在飞出大气层前爆炸,残体坠落在夏威夷附近的太平洋水域。
此次发射失败是俄航天部门今年遭遇的第二起事故。2月1日,海上发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在发射20秒后因主发动机停止工作坠落太平洋。
据俄罗斯国家电视24台估计,此次事故造成火箭和三颗卫星尽毁,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美元。
接连受挫
事故发生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责成副总理罗戈津设立政府委员会调查原因,并要求提交责任人名单,包括俄联邦航天署的领导。
不过,他建议不要在得出调查结果前匆忙下结论。俄总理认为,即使现在把航天署署长撤职,也不能保证俄航天业向最好的方向发展。
发生事故的“质子-M”火箭此次携带的三颗卫星原计划用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格洛纳斯”和美国GPS、欧盟“伽利略”及中国北斗并称全球四大导航系统。
从2005年起,俄罗斯每年都发生火箭发射事故,对其航天业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尽管在俄政府进行一系列行业整顿和人事调整后,2012年的事故次数已降至1次,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俄航天部门依然面临严峻考验。 徐超 冯俊扬(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