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绿灯下的警示语
吕震邦
  吕震邦

  不顾红灯,乱穿马路,“中国式过马路”的顽症,困扰城市交通,危害行人的安全。一些城市采取了处罚措施,有不服者、抗罚者,执法难度很大。真是左也为难,右也为难。

  笔者最近游走杭州,发现有的路口有“蹊跷”:整整二十分钟,没有一个行人乱穿马路。

  我,有点奇怪:此处的行人,缘何如此循规蹈矩?

  谜底迅速解开:原来在红绿灯下面分别有两行提示语

  绿灯亮时,绿灯下面出现一行大字:“行人安全通行!”红灯亮时,红灯下面出现一行大字:“行人禁止通行!”

  提示语字大、清晰,十分醒目。两条提示语,效果不可小觑。

  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意识、习惯意识特点是:容易接受直接提醒,忽视间接提醒。直接提醒的效果远大于间接提醒。如果间接提醒再加上直接提醒,则事半功倍,效果更佳。

  红灯亮时,只是交通规则在暗示“行人禁止通行”,不是“红灯”在直接说话,是属于“间接提醒”。当然,一般行人知道红灯寓意,会停止行走。但总有一些不自觉的人,无视这红灯,照常我行我素,乱穿马路的人比比皆是,就是明证。如果红灯亮了,又增加了“行人禁止通行!”的提示语,这就直接告诉你:此时是禁止通行的,更会引起人们的警觉,不自觉的人也会在警告面前刹住脚步。

  提示语的效果,再明显不过。

  同样,绿灯亮时“行人安全通行”的提示语,不但给行人过马路吃了定心丸,而且也给车辆驾驶员提了个醒:在斑马线上行人有优先权,你可要礼让行人;一旦碰撞了行人,你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笔者赞赏西湖红绿灯下增加提示语,只是权宜之计,有点可悲的味道。但在眼下无法改变行人乱穿马路、罚又难以责众的情况下,不妨增加提示语,可能会立竿见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科学咖啡馆/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毕业季
   第B08版: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 /车界车市
   第B16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云清水现月 意定天无云
让思绪任意飞翔
激情的思考
小燕子,春天的使者
都是二维码搅的局
今宵灯谜
大海骑士
红绿灯下的警示语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红绿灯下的警示语 2013-07-03 2 2013年07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