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一份“父子作品”
这两天,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虹漕南路分部,一场由世界外国语小学PYP部带来的“家庭艺术展”正在举行。画纸上,企鹅爸爸正在辛苦地孵化小企鹅,树林里采摘的落叶、吃剩的瓜子拼贴成有趣的图案;长卷上,爸爸的大脚印和孩子的小脚印紧紧相随;展板上,父子俩一起创造的乐高模型充满了奇思妙想……所有268件展品,都是孩子们和爸爸一起完成的。
“暑假期间,我们鼓励所有家长,尤其是爸爸们都来陪孩子们看一看这个展览,并且抽时间陪一陪孩子,完成一件作品。”世外小学执行副董事长王小平说,这么做,是针对目前很多家庭教育中父亲“缺席”的现状,鼓励男性用独特的视角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来自赞比亚的机械工程师库塔是两个女孩的爸爸,展览现场,他和女儿们花了一周时间制作完成的一台“幸运大转轮”人气很旺。“我要让孩子们了解我的专业,并鼓励她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库塔指着帮助转轮转动的16块磁铁片告诉记者,这全是女孩们自己安装调试的,他只负责最核心的变速箱和齿轮技术。他觉得,爸爸教育和妈妈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爸爸更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在他的支持下,女孩们把家里的玩具拆了装、装了拆,玩得不亦乐乎。
增加一份生活体验
暑假前夕,在卢湾一中心小学的网站上,出现了一份由家长们推荐的“暑期好去处”菜单。这份菜单是从总共300多份推介表中筛选征集而来的,除了一些常规的室内展馆,家长们还挖掘出滨江公园、攀岩馆、浦江游轮、葡萄主题乐园、海滩水公园等场所,鼓励孩子们走进阳光、走进田野,不畏酷暑动起来。
放假前,一场由家长们主讲的暑期生活安排论坛也在学校开讲,爸爸妈妈们分享彼此的亲子心得,共享经验。校长吴蓉瑾介绍,由学校推介变成家长推介,更能针对孩子们的喜好,也引导家长互相激励,关注孩子的需求。此外,本月中旬,该校还将邀请部分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利用返校日为孩子们开设职业讲堂,增加孩子们的生活体验。
在蓬莱路第二小学,一个标有“我们的明信片”的信箱已经准备就绪,等待孩子们从祖国甚至世界各地投递问候。校长余祯介绍,放假前,学校已经就明信片格式、撰写内容、贴邮票方法等举行了专题介绍。暑假来临,学校希望孩子们在父母指导下,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一张明信片寄给学校。开学后,孩子们的明信片将在一张特制的世界地图上集中展览。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