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研究发现,暑假是成绩大提升、名次大提高的黄金期。学生平时要根据老师的节奏上新课、做作业,难以“自我发挥”,暑假时间较长,且不像寒假那样有春节的“干扰”,如合理利用,成绩会有质的飞跃,班级名次可提高10-20名,中高考成绩可提高20-30分。本报暑假班“静安”“徐汇”“浦东”3个分点正在热招,帮助大家完成暑假复习。本期版面,就新初二至新高三学生的暑假复习给出指导。
下周六(7月13日),本报将举办初高中“政策”“学科”双解惑大型公益咨询会(详见下表),欢迎致电本报教育热线(52921833、52920718)预约座位。
初二:为初三做好三步骤
初二是整个初中的关键,初二掉链子,初三难挽狂澜。【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建议新初二同学为初三做好复习三步骤——概念、习题、总结。
● 步骤一:弄清概念
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该理解的理解、该记忆的记忆,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文言文,要在熟记的基础上将作者、时代背景、立意情感等弄明白;数学公式不能死记硬背,对其推导过程要理一遍。
● 步骤二:操练习题
暑假要好好操练习题。以数学为例,建议“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对填空、选择这样的小题要像大题一样认真对待;后面的大题要拆出“小题目”“小细节”,最终瓦解拿下。
● 步骤三:总结归纳
【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提醒大家,复习的实质是反思性学习,从不会到会、从零散到归纳。比如,通过复习我们知道初中语文写作可以用到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夸张8种修辞,这样易于为文章增色。
概念、习题、总结并不是泾渭分明,最好能穿插进行,如本报“新初二暑假班”语文课程,有“中考文言文必备150个实词+6个虚词落实”“现代文考察重点”等专题,让同学们既学又练,取得提高。
初三:课内课外两者兼顾
这个暑假,新初三同学要为开学打一场有准备的仗,建议学生课内外兼顾。
● 课内:基础知识+历年真题
今年中考,语文紧扣课标要求和考试大纲;数学难度适中,整张试卷25题,开考半小时左右大部分考生已做到22题;英语难度与去年持平,题型稳定。新初三同学暑假复习时应回归教材、巩固基础,对教材中的重要例题、习题进行变式、拓展和归纳、反思,达到“做一题,得一法,会一类”。
重视历年真题。真题的意义在于对题型、题量、考查方式了然于心,探究解题思路和复习方向。本报“新初三暑假班”开设全科课程,将解析近年中考真题、把握命题脉搏,让学生的复习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 课外:辅助读物+生活经历
今年中考英语写作“How to protect ourselves(如何自我保护)”,想拿高分,要加入一些常识性内容。建议新初三同学抓紧暑假看一些英语报刊、读物,做好知识储备。
今年中考语文第26题要求考生合理想象,描述一位大二学生和外婆见面的场景,作文题从去年《心里美滋滋的》到今年《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可发现生活经历对考生的重要。
高一:两个衔接抢跑高中
【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指出,初高中学科存在很大差异,新高一学生在暑假要做好衔接。高中的各门学科都比初中“难”,这个“难”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进度,更在于老师的蜻蜓点水式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后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拓展。有很多初中时的好学生,升入高中后因无法适应而成绩一落千丈,失去高考竞争力。初高中衔接是必要的、紧迫的。
● 衔接一:知识衔接
高中课程的知识点多、深、广,需要扎实的初中基础作根基。暑假新高一同学可先巩固初中的基础知识,然后接触和熟悉高中课程。本报“新高一暑假班”都含有“初中复习+高中预习”。如语文科目有“现代汉语语法精要”“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基础”“高中阅读初阶”等;数学科目有“韦达定理与多项式”“集合概念与表示”“高中必备几何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等;英语科目有“词汇语法积累与掌握”“阅读能力训练与拓展”“高中英语学习与应试”等,扫除初高中学科差异带来的障碍和困惑。
● 衔接二:方法衔接
高中的学习和初中截然不同,需要学生有更多的主动和自觉,有时候老师寥寥数语,有的学生会领会、照做,有的学生却全然不觉。新高一同学可以趁暑假时间向高中老师、过来人了解高中学习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本报“新高一暑假班”的任课老师都是沪上名校的在职教师,教龄长、经验足,在课上将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高中课业知识和学习方法,帮助新高一同学做好全方位的衔接。
高二:三门主课火力强攻
【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表示,上海高考命题基本“稳中求渐变”,建议高中生立足“思路、发散、积累”。新高二同学在暑假尤其要做好语数英3门主课的复习。
● 语文:精读+思辨
增加阅读量,而且要精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把范围扩展到课外读物,不仅要读出信息,还要挖掘意蕴情感、体会语言品味。在写作方面,养成阅读报刊的习惯,尤其是时评类文章,积累素材和来自于不同角度的观点,平时也可在课余动动笔写些东西,这样写考场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还有,上海语文写作命题趋向思辨,同学们也要培养立意维度多元开放。
● 数学:拓展+运用
把所学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理解得清楚深刻。目前市面上教辅书众多,但切莫进入题海,习题求精不求多。本报“新高二暑假班”数学课程将为学生梳理知识、演练综合题,对每一道综合题都“惜用、善用”,举一反三、发散拓展,做到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
● 英语:时事+长句
今年高考英语有2篇阅读难度相对较高,内容分别是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类文章和关于哈佛大学某项科技成果的科普类文章。这向高中学生发出明确信号,不但要增加词汇量,更要加强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多看一些原版的英语报刊、网站,注重时效性。其次,近年高考英语中长句的出现次数不断增多,同学们要多加注意,复习时耐心专注剖析长句的语法结构,直到弄懂为主,考试时结合上下文明确长句的含义,找出隐藏其中的信息。
高三:定位政策两手紧抓
对新高三学生而言,这个暑假或许是有望取得成绩突破的最后时机。【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认为,高三不仅忙于学业,还有很多“非学习”的事情,诸如考虑是否参加自招考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等,所以暑假要两手抓,左手定位,右手政策。
● 左手:认清定位,个性复习
认清定位,为自己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千方百计提高学科水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如语文学科中有的同学文言文薄弱、有的同学写作是软肋,老师不可能兼顾到每个人,这就需要同学为自己“把脉”或是主动找任课老师探讨,找出问题,加以弥补。
● 右手:了解政策,提前掌控
【新民晚报中高考名师团】指出,自招考试与高考的适宜人群、备考方式都有不同。建议新高三学生在暑假中通过各种渠道对高三各项考试、应试方法有个大致了解、找准定位,以免到时仓促应考、留下遗憾。本报“新高三暑假班”的授课老师都是来自“四大名校”“十大老牌市重点高中”的在职教师,历年的学考、自招考试、高考带班成绩优秀。暑假班上,老师除了教授学科知识,还会介绍该科目在高三的考试内容和备考方案,学生也可课后向老师单独提问和探讨,使得今后的学习目标明确、事半功倍。
言言
小贴士
暑假意味着迎接下一阶段学习的开始,打有把握之仗,离目标更近一步。本报暑假班“静安”“徐汇”“浦东”3个分点同时开课,课程包括“新预初”至“新高三”各个年级的各门学科,及中高考阶梯写作、初中星级精品写作班,欢迎咨询报名。
来电来访报名或预约暑假班、咨询会者可获赠2013年中高考试卷,限前100位,一个家庭限领1套,以来电顺序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