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多月没有卖出一辆车,我都已经在考虑是不是应该转行了。”一名从事非中规车销售人员如是说。此前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通知出台对非中规进口车市场影响不大,但事实上,上述《通知》的影响远远大于预期。以北京亚市为例,1至5月,亚市进口车交易累计同比增长14.3%,占京城进口车销量32.2%。但以3月12日为分水岭,非中规进口车的销量下降了约50%,非中规进口车经销商正在经历着“一场考验和打击”。
中规车来到中国前,厂家都针对中国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校和改变,更适合中国的油品、道路、气候等。相比之下,非中规车与中规车的外观、尺寸、配置、语言设置、油电空调系统,甚至发动机、变速箱都可能有所不同,并不符合中国规定的标准,但能够满足高端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是进口车需求结构的有效补充,它以其个性化特征带动了常规进口车的销售。最重要的是,由于非中规进口车售价较低,能够起到平抑进口车车场价格作用。因此长期以来一直以简化程序“放水”,与中规车“和平共处”。无论圈内圈外的观点如何,这种销售形式合法又不违规,渐渐地就与官方授权经销商共存下来,近几年发展迅猛,客观上推动了进口车市场的发展。
可现在,一纸禁令又回到单纯的进口车授权经销时代。非中规车不能上车牌了,已经销售给消费者、却没上牌的非中规车怎么办?已经上牌的非中规车是否受影响?已经来到国内、因不能上牌而无法销售的非中规车怎么处理?
还有更严重的,国内许多进口车综合店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些还形成集团,交易量、库存量都不少。“一刀切”处理了,现在压着那么多非中规车卖不了,这么拖下去企业肯定会垮。业内人士建议,非中规进口车并非一无是处,应对非中规进口车市场引导发展,不能盲目压制, 希望相关部门能给点处理方法和意见。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