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敌对为沟通
虹口区江湾镇街道是本市中心城区中地域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这里与杨浦区、闸北区、宝山区交界,外来人员多,小商小贩多,老式住房多,给城市管理增加了难度。去年以来,江湾镇街道对公安街等辖区内的城管难点地区开展综合整治,取得一定成效。今夏来临之际,街道决定对公安街周边乱设摊比较集中的池沟路再进行整治。整治前,街道相关部门和城管部门多次到现场勘察,走访附近居民,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
街道相关部门和城管部门感到,城市管理和执法光是“一厢情愿”还远远不够,管理和执法过程中,往往出现“猫捉老鼠”现象,城管前脚走,小贩后脚又来摆摊,周而复始,有时还会发生冲突。那么,如何改变“猫捉老鼠”式的城管模式?江湾镇街道负责人提出了一个创新设想:不妨把小商贩请进城管的大门,让城管讲讲执法计划,并听听小商贩的诉求,变“敌对方”为“交流沟通方”,共同破解城管执法难题。
以对话促管理
今天上午的面对面对话中,85后的小摊贩王亚辉说:与城管队员平等对话座谈是破天荒的事,我们总觉得自己是被“压”的一方,只有逃和躲的份,今天觉得自己成了平等的一员。“我也知道摆摊会影响市容环境,但自己没手艺、没学历,老家地又少,只能来上海讨生活。”王亚辉向街道和城管部门提出,最好能帮他找个小店面,能进店做买卖,这样也不用提心吊胆做生意了。街道城管部门当即回应:尽可能为他找个店面,合法经营。
一个上午的对话中,小摊贩们都提出,能不能开辟一个临时设摊点、进菜场销售能否有摊位优惠等。参加对话座谈的江湾镇街道和城管江湾中队的负责人都一一回应:街道将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池沟路现有的摊贩摸底疏理,在不扰民的情况下疏导管理,同时再与附近的丰镇菜场协商,请他们吸纳一部分小商贩。对一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要求,相关部门也一一作了解释。小贩们表示,会配合城管队员的工作,自觉维护城区环境,尽可能少扰民、不扰民。
江湾镇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俊琦对记者说:“城市管理需要换位思考,我们采取这个方法让小贩与城管队员寻找到双方的平衡点,共同推进城市管理工作。”张俊琦表示,换一种思路做城管工作,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城管部门和小摊贩都是管理者,只是职责不同而已。
特约通讯员 龙钢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