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闻臭师,是嗅辨师的俗称。我是用鼻子工作的,凭嗅觉作鉴定,和品酒师用舌头、凭嗅觉干活不一样,作为一项新职业,可以算得上现代社会里的第366行。我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
干我这一行,天天和臭气打交道。我被称为“空气小护士”。在空气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来历不明的臭气,即使仪器也无法识别。恶臭污染物有20多万种,一般仪器分析只能分析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气体,恶臭污染物会对人的嗅觉形成刺激,于是就要请我出场,最后判定臭味是否超标。我的工作方式主要是对从工厂、垃圾填埋场等地采集回来的气体样本进行嗅辨,判定周边的污染状况,尤其是周边市民居住地的空气状况。在监测与分析“臭味”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后,并为它划定级别,以便环境监管部门责令有关单位对臭源进行治理时有据可依。我的工作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对工厂、企业,也可以对公厕、河道、餐饮单位等某一个固定场所散发的臭味进行鉴定,并且具有法律效应。
有人以为,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动动鼻子、闻闻气味,有啥稀奇,称不上“师”。错了,闻臭是一种专业。
我的上岗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嗅觉器官要没有疾病,能分辨出花香、汗臭、甜锅巴气味、成熟水果香和粪臭这五种单一气体,在三份正丁醇溶液(无色有酒精气味)中,要分别嗅出每份溶液的气味强度,年龄在18-45周岁之间,不吸烟、不喝酒,女性还不能抹香水、口红,工作前不能吃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甚至不能穿刚涂完鞋油的皮鞋,也不能有鼻炎。一旦感冒,会被立即换岗。
有人又以为,我必须有狗一样灵敏的鼻子。这又错了。我只要有一个“普通的鼻子”就够了。鼻子太灵也不行。如果鼻子太灵,就不能代表普通人的感受,反而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臭气的浓度,也可能会影响判断。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我的这份工作的。
做这样一份工作似乎有点搞笑,但的确是一份严肃的工作。
在国外,我的工作是很吃香的。在美国,我每天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闻他人身体散发出的异味,为人体体味研究实验提供详细的资料。在荷兰,我住在工业区及居民区边缘的小屋里,不时将头伸出窗外,嗅闻空气中是否有令人讨厌的气味,以便及时控制大气污染。在日本,我的工作内容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我专门闻公共厕所的臭味,一旦臭味超标,就打“小报告”给公共厕所的上级,责成厕所管理员限时除臭,但我的收入很不错,闻闻臭味,月薪可高达50多万日元。
天天与臭气打交道,会不会影响健康?这里要告诉大家:我嗅辨试验中的气体都是经过稀释的,而且闻臭气也有技巧,对身体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在闻臭时,一只手拔开臭气袋的塞子,放置在离鼻子15厘米左右的距离,再扇动另一只手,将气体引到鼻子处。这样闻一闻,不会对人的健康带来多大的影响。当然,有的恶臭气体是有毒有害的,为尽量减少恶臭气体对人体的影响,我的领导对实验室通风条件进行了合理改造,配置了空气净化器,在嗅辨过程中对一些高浓度气体进行稀释,在嗅辨结束后,让我在室外进行体内空气置换,并进行自我调整。所以,一般不会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