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对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期盼
程名望
  程名望

  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不仅需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气势和繁华,也需要绿色环绕、鸟语花香的静谧与安详。农业和田园是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那抹绿,它代表着一种平静和超脱。不久前,我考察了日本东京和北海道的都市农业发展情况。想到上海市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的战略和目标,想从绿色城市和宜居城市的视角,谈谈对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期盼。

  期盼之一,是希望认识到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国际趋势看,绿色城市是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国际大都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产业和经济竞争,而是聚焦于宜居城市、绿色城市、精致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都市农业是精致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部分,更是绿色城市和宜居城市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可以调节城市生态平衡,也可以给市民增加接触自然和享受绿色的机会,提供更为健康的生活空间,有利于维护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在城市粗放型扩张或摊大饼式发展的今天,发展都市农业是城市转型的一个机会和把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盼之二,是希望厘清传统农业和都市农业的差异,消除对农业的歧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所论证的,由于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气候影响大和边际投入递减等原因,农业是低效产业。而近代中国也正是由于长期依附于农业,没有踏上工业革命的快班车导致了贫穷和落后。但我们必须厘清的是,都市农业不是传统产业。都市农业是一种功能农业,比传统农业具有更多元化的目标。如果说传统农业仅仅是为了获得农产品、解决温饱问题,都市农业则包含提供有机农产品、城市生态平衡、休闲观光、绿色体验等多元功能,都市农业的服务功能以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正是现代化大都市所需要的。

  期盼之三,是希望上海立足自身优势,发展有特色的都市农业。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迅猛扩张,城市周边的地价快速上涨。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自然而然地保留了下来,形成了都市农业。中国的土地属于国家或者集体所有,都市农业的发展要靠城市发展理念和规划。一是要重视发展观光型农业,吸引都市居民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二是要重视发展有机农业。在食品安全越来越被关注的背景下,在郊区支持和发展有机农业园区,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要重视发展科技型农业。上海发展都市农业,要走高端农业的发展战略,通过科技投入和研发,形成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农业。(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东方学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健康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汽车周刊
   第A2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阳光体育/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科艺T台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广告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大购网专版
人民日报五论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对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期盼
离家出走的广场舞大妈
万圣节的初始与衍生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对发展都市农业的三个期盼 2016-11-02 2 2016年11月0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