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展台内,参展者排成长龙,体验“六轴飞车虚拟现实游戏平台”,坐上体验座椅,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在颠簸路面上“飞驰”,座椅随着路况变化而相应晃动,让人如临赛车现场。
据介绍,航天产品在上天前往往需要在地面上进行大量仿真试验,研制人员在仿真转台研制中掌握了虚拟现实平台的多项核心技术。此次推出的该游戏平台可完美地模拟真人实景下的操作体验。
而在展区另一处,船舶减摇陀螺也引来关注。现在的大型游轮或海船上,都装有减摇装置——减摇鳍,虽然稍有效果,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实现零航速减摇、效率低、占用面积大、无法适用于小型船舶等问题。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下属803所拥有几十年高速惯性技术和经验,他们将卫星上应用的控制力矩陀螺核心技术进行转化,针对各类船舶减摇开发了船用减摇陀螺,这也是“船舶减摇装置”的核心部件。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舰艇、渔政船、海事船、救助船等各类船舶之上,并具有散热快、启动速度快等特点,多项技术均属国内首创。
据估算,“十三五”末期,仅国内游艇项目在船用减摇陀螺上就将产生2亿元的订单需求。魏新生还告诉笔者:“不仅如此,技术成熟后该陀螺可以进行专门定制,广泛应用于需求平衡的各类领域,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占有率。”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