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409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邻声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调查”。
本次调查中,有逾四成(41%)的网友表示:“好,预防乱开药乱检查。”网友“铁路司机的峨”留言:“医院医生绩效工资与药品、医疗器械挂钩最终受害的是患者,是国家医保资金!”网友“千寻-冬眠未苏醒”也表示:“如果医生为了工资,不断地开些药来提高绩效,可有可无的药却利润更高,那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怎么处理?”
但也有逾三成(37%)的网友表示:“没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网友“二师兄的短信”也质疑道:“再怎么规定,对于我们都没用,人家就是自作自的,查起来也能有办法。”
同时,有逾一成(11%)的网友表示:“医药代表给的回扣谁管?” 网友“凌凌小呐呐”提醒道:“药品、大型检查不列入绩效,这样就是拿平均奖的意思,基层的就是几百块钱。” 网友“张小馍”则留言:“先考虑怎么防止灰色收入吧。别到时候拿了高工资,照样灰色收入大把收。”
此外,还有逾一成(11%)的网友表示:“提高医护收入要落实。” 网友“玉猫要好好的”认为:“如果待遇够好,他们就不会也不屑有灰色收入。”
从网友数据看,网友们对该新规喜忧参半。一方面,网友期盼有更刚性的规定来狠刹“处方权”“检查权”谋私行为,另一方面又担心这样的规定遭遇各种“落实难”。乱开药、乱检查已经威胁到医保资金的长期运行,确实需要设计新的制度来把这一特殊“权力”关进笼子里。由于医院与医生在“处方权”“检查权”上有明显的“共同利益”,很难通过院内自我监督来预防“处方权”“检查权”被滥用,不妨由社保机构等来承担监督之责,定期抽查医生开具的处方、检查合理性。也可以与商业医保机构共享大数据,及时发现不合理处方、检查的线索。而对于那些长期靠开药赚巨额回扣的医院、医生,则应让司法部门依法查办,而不是在卫生部门内部批评教育了事。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