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的摩西
接待我的沙湾退休老师罗恩上楼来看我,他是乔伊斯协会的志愿者。他很稀罕地端详着我正在读的中文版,比我把自己安置在塔里读书还更稀罕些。“乔伊斯竟然如此国际化了。”他感慨地望着乔伊斯翻译成中文的名字。
我向他说起自己第一次知道乔伊斯的大学时代。1981年,中文系的欧洲文学史课上到现代部分,教授们都没有正式的教材。刚好袁可嘉主编的《西方现代派作品选》在上海出版,那套书就成了我们的教材。在介绍意识流作家的那一册,我读到《尤利西斯》中最平稳干净的第二章,金惿节译本。
它就是带领我们走向世界文学的摩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