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8日,在新疆自驾了22天行程,领略了南北疆的美丽风光后,终于来到民丰县,准备实现穿越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夙愿。穿越世界第二沙漠有两条路,一是从和田到库车,道路相对成熟。一是从民丰到轮台,这条路相对较差。穿越就是选困难去闯。
民丰古称尼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汉晋“精绝”国都,号称“东方庞贝”。从这里穿越塔里木盆地,全长580公里。沙漠南部为昆仑山脉,边缘为草原、湿地灌木。渐渐地,汽车进入沙漠腹地,天色蔚蓝,阳光斜照,无际的沙浪折叠出一浪一浪的波纹,这真是大自然赏赐人间的绝境!
令人震撼的是,镶嵌在580公里沙漠中的绿色长廊,它是人类的杰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又适度争斗的完美融合!
滚滚黄沙一望无际,流动的沙丘随时可淹没所有生命,一条人工公路怎能抵挡强烈沙尘暴的侵蚀?慢慢地,我们发现沙漠公路两旁30米宽的沙漠上有大片骆驼刺,沙棘和沙漠植物,它是自然生长还是人工痕迹?但见这条绿色长廊蜿蜒曲折,如两条巨型长龙横贯盆地东西,更像一条绿色长城护卫着沙漠公路的安全。
这绿色长廊怎样形成的?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停车观察,灌木丛中隐藏着七八条黑色胶管,胶管每隔一米有一喷水口。水从哪来?继续追踪下去,又见路边时有红色小屋出现,在这无人区里面怎么可能有人有房?于是选择一个红色小屋停下来午餐,顺便了解详情。
车停处立刻有人迎上前来,四川口音,非常亲热!与他们交流了解到:此为抽水提灌房,每4公里一个,每站2人,全线140站,共280人。他们的任务是每天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抽地下水,压到2公里以内的管道灌溉绿树,保证存活,制止风沙侵袭。每10天中石油送一次柴油、食品和菜,守护员每天的工作是发电12小时抽水,再压到管子向两个方向各两公里方向沿途树木输水,晚上不发电抽水,也无照明。在这无人的生命禁区,他们的工作枯燥无聊、寂寞乏味,白天发电轰鸣声震耳欲聋,晚上无电更是长夜难明。进一步聊天,他们是一群四川威远人,几乎都同村,每年三月入疆守护绿荫,10月底后有冰雪覆盖,人无法生存,就只有回家了。
问他们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是寂寞,无人说话。”有规定4公里之间的抽水房之间是不能相互串门的,否则罚款,但孤独与寂寞让他们顾不得那么多了,违规也要串门来,为的是有人说话,为的是不至于日后不会说话。
他们是这条千里绿色长廊的守护天使!没有他们的寂寞付出,这条沙漠之路不复存在!
他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生命的奇迹,全年8个月时间,远离家乡及亲人,忍受风沙日晒,晚上孤单地面对茫茫沙丘,只有野狼相伴。他们每月的工资仅为2100元,还要自己安排生活,回家的几个月是没有工资的。
10月底,他们完成了一年的护绿任务,要回四川老家了。令人纠结的是,他们养的一条小黑狗,今年3月抱来喂养,陪伴主人度过8个月,有了深厚的感情,还有十多天,狗怎么办成了难题:无人区送不出,放弃在沙漠狗走不出是死,杀了吃更于心不忍,家乡远在万里也带不回家。
我们也为此纠结不已。
路上见到背行囊徒步穿越塔里木盆地的两个英雄,天气炎热,行囊沉重,每一步都将耗尽体力,今晚他们住哪里?什么时候才能走出580公里无人区?这些穿越者如果没有沿途水站的供给是会被渴死的。
下午17:00,我们顺利抵轮南镇,过塔河,来到著名的轮南胡杨林,这已经逐渐走出盆地,成片或死或活的胡扬屹立沙漠之中,这预示着生命的开始!
我们实现了穿越塔里木盆地的梦想,但让我们难忘的是沙漠公路的绿色长廊和一群可亲可爱的绿荫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