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父的投射
蒋洪
  蒋洪

  我有三次拜师经历,前两次是学手艺。17岁高中毕业学工,师从陶月林一年,学习生猪验货。后来工作分配,师从王宝法四年,主攻畜产验货和小湖羊皮加工。两位师傅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代表性人物,待人和蔼,干活顶真,悉心传艺,不卖关子。使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独当一面,自信可以迎接不同挑战,后调任他处,虽劳力变劳心,常有一个声音在耳旁回响:“不怕,大不了回去钉羊皮。”

  2007年9月震泽镇举办首届太湖农家菜美食节,苏州市烹饪协会华永根会长是总策划,镇上看中我连续四年组织策划和执行吴江美食节的经验,推荐我作为活动执行,那时我就被先生的气场慑服。2008年清明前,我受邀参加得月楼雅集,苏州市烹饪协会以《美食家》作者陆文夫生前喜爱的菜来纪念他对苏州餐饮的功德,席间与苏帮菜大师交流,触动较大,这也是我第一次吃到味质色形俱佳的苏帮菜,四三拼、开胃四小碟、饼子野鸭、蜜汁火方等之前闻所未闻,顿悟苏帮菜之海既深又大。2009年夏,华先生建议吴江申报“中国太湖美食之乡”并积极付诸实施,同年秋,吴越美食推进会成立,并与苏州市烹饪协会一起成为美食节协办单位。作为推进会的首任会长,“服务企业,培养厨师;服务大众,培养吃客;服务三农,增加农产品增值”,我得到了业界的肯定。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架不住当事人软磨硬泡,在“情系吴越·心仪美食”的幌子下,我收了姜啸波、严鑫荣、钱立新、范青松等四位徒弟。2012年(壬辰年八月初九),因承诺“为传承弘扬美食文化尽己所能”,我得到华永根先生的首肯,自己投拜师帖,行奉茶礼,成为华永根先生的开门徒弟。仪式见证人——江苏省烹饪协会掌门彭东生先生言:“蒋好汉拜华英雄门下。”

  五十岁拜师,前三年师父喂我三招。第一招,逛菜场。师父说鱼腥虾蟹是苏帮菜的灵魂,不同季节有不同吃法,逛菜市场能识时新,买菜不能在价钿上计较,要与菜农渔民交朋友,买到“好么事”才是关键;第二招,办宴席。由师父开宴会菜单,我负责照单督造。在吴江宾馆办了寒食宴、端午宴、重阳宴、冬至宴,苏帮菜中的主要菜点从形似到神似再到神形兼备,享口福者无不夸奖吴江宾馆进步之神速,唯我知这是师父传授的内功底气;第三招,协顺兴事件。这招我没接住,内伤。2014年9月,师父陪省烹领导和徐鹤峰大师等参加美食节开幕式,就近在三徒弟管辖的协顺兴饭店用便餐,师父因菜品做得马虎而拍了桌子,我起先以标准低来搪塞,一出口发现自己犯了极大的错误,因为:菜做得好不好,与菜价没有关系。

  之后,师父以“亦师亦友”形容我俩的关系,我则应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生怕哪天师父不认我。我在收徒时立下“专业,直言不讳,毫不保留”的师训。分享经济时代,讲究话语权,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专业的事讲专业的话;在专业的领域,不碍于情面,敢讲善讲,使别人愿意听你讲;要从有利于美食传承的角度,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我常对徒弟们说,有人先问你,教他了,你是他的老师;你不说,他问别人,你是他的学长。这其实就是师父华永根对我的投射,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资格说我们在传承弘扬。

  十日谈

  师徒之间

  6岁开始学习绘画和剪纸,明请看本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人物
   第A10版:影视/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话题·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家装专版
   第B06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B07版:福彩专版
   第B08版:基金纵横/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4版:音乐时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传真
   第C06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C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作曲家笔下的人物
赏花的审美起源于童年
徽风集
扫地贩虾也有情怀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综合材料创意画)
为你开放的喷泉
师父的投射
篆刻
新民晚报夜光杯A13师父的投射 2017-03-18 2 2017年03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