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东师大教育学部终身教授丁钢介绍,展示百年以来中国珍藏教科书,目的是让这些不同时期的课本引领我们去窥见时代的启蒙和体味百年教育的演进与变革,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化转型、学术变迁、民族文化、社会文化、地域文化等。
记者在展览上发现了一本中国最早的自编现代教科书——1897年南洋公学的《蒙学课本》。据介绍,这本教材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甲午战争之后新式学堂大量设立,产生了由国人自编的新式教科书。
1927年至1949年间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教科书,也成为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其中蕴含着颇多红色基因。此外,出版于1930年5月的《红孩儿读本》被认为是“现存最早的一种红色初级小学校的儿童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