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医学上的严格定义,正常饮食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高于420mmol/L,即为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直接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间质性肾炎、肾结石、肾功能不全)、痛风结节,还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中风等疾病的发生增加有关。
人体内的尿酸来自于嘌呤代谢,而嘌呤有两个来源:①内源性,即体内衰老坏死的细胞释放出来的核酸,可分解产生嘌呤;以及机体也可以利用摄入的营养物质从头合成嘌呤;②外源性,即食物中的嘌呤。尿酸三分之二由体内自行合成,三分之一由食物而来。
在1990年以前,我国几乎没有高尿酸血症。近30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水平已从温饱型进步到小康型,饮食结构已从过去的素菜为主,转变为荤菜为主,几乎顿顿有鱼有肉,“富贵病”应运而生。鱼和肉的嘌呤含量较高,而且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产生的尿酸超过人体的排泄能力,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了。
对于所有高尿酸血症者,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主要包括多饮水(每日2000ml以上)和八成饱。每日严格控制各种动物性食品的摄入总量,要少吃不是不吃,也不是禁食某一种食品就能降低尿酸。牛奶和蛋类几乎不含嘌呤,可用于补充蛋白质的摄入。如果血尿酸水平只是轻度升高(420~480mmol/L),大多数患者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就可以达标;如果血尿酸水平高于540mmol/L或者患者已出现了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并发症,则需要服用降低血尿酸的药物,例如苯溴马隆、非布司他、别嘌醇。减轻体重、戒酒、避免手脚受凉、避免剧烈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年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通常以为只要喝点碱性水、不吃海鲜和动物内脏就能控制病情,还被“劝说”年纪轻轻的不能就此吃药。其实,越是年轻越要接受正规治疗,及早将疾病苗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应用降尿酸药物的剂量宜缓慢增加。多数患者需要服药1年以上。在血尿酸值持续达标1年以后,在医生指导下降尿酸的药物剂量可尝试着缓慢减少,不宜突然停药。需要特别强调两点:①血尿酸值的下降不是越快越好,应该缓慢地稳步下降,因为血尿酸水平下降太快会发生急性关节炎(关节疼痛);②血尿酸水平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因为尿酸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王倩(医师) 戴生明(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