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警察朋友就跟老婆在网上开了家“制服诱惑”服装店,还让另一个在照相室工作的同事,带上专门拍凶案现场取证的单反相机、闪光灯、电池组全套装备,去他家帮忙拍模特组照。制服男拍制服女,口味真是重,我因此一直批评他们这对活宝“一塌糊涂、一塌糊涂啊”!
比起人家店里的“制服”,绝大多数的企业制服瞬间黯然失色,张江IT男女近乎制服的标准化着装更是赤脚难追。不过,人家张江的高科技人才们并不买账。有新闻说,他们看了报道和微博不乐意了,纷纷反驳“我们有那么土吗”“其实我们还是很有生活情趣的”!
我坐过不少次轨道交通2号线,路过张江站的时候,发现这里上车的乘客确实很有特点,即使是和一站之隔的龙阳路站相比,也截然不同。100年不会被淘汰、也从来不会出现流行元素的优衣库风格的衬衫、毛衣、羽绒服,绝对是标配,无论今年流行什么淘汰什么,他们都很坚持自己的主见:“不变,不变,就是不变!”
其实,这种现象不仅是张江有,漕河泾等其他高科技开发区也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企业没有制作统一工作服,但他们自觉自愿达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整个园区统一风格的“区服”,这是一种爱岗敬业、纯真朴实的境界啊,绝对值得败家男女们学习———赶紧痛改前非,别把时间、精力和金钱都花在梳妆打扮上了。
当然,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如果也能稍微收拾一下,更对得起广大观众,人生就真的完美了。
长得漂亮不能决定工作成绩,饱满的精神风貌却能直接影响工作状态。我特别欣赏那些能适应岗位特点装扮自己的上班族,比如妆容精致服装时髦的奢侈品公关、头发一丝不苟根根藏在帽子里的食堂阿姨、裤缝笔直仍在使用钢笔和手帕的文艺杂志男编辑等。看到他们的穿着打扮,似乎就能在他们的脸上读到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职业精神”,怎不让人放心把工作交给他们?如果他们的衣着举止不幸正相反,那我真得考虑一下是不是要另寻他人了———他们对自己的人生尚且凑合,又怎能认真对待别人的交付?
所以说,即使我们没穿上“制服”,但至少要让自己的职场着装为自己的职业形象加分,而不是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