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全市各级政府投入建设资金约50亿元,建成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3家,总建筑面积达100万余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2800人,基本实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覆盖所有街镇的既定目标。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将进一步推进宝山区图书馆新馆、嘉定区图书馆新馆、浦东新区群艺馆、闵行区群艺馆新馆、嘉定区文化馆新馆、崇明县文化馆及图书馆新馆、虹口区图书馆乍浦分馆、静安区文化馆等一批设施的新建与改扩建。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享受高品质的阅读环境。
降低票价也是与百姓切身相关的问题。修订和发布新版《上海公益性演出专项资金扶持办法》,推出了约10个公益性定点演出品牌,完成200场以上高质量公益性专场演出,鼓励上海大剧院、上海文化广场、东方艺术中心等场所继续开展营业性演出低价票工作,进一步放大公益性演出影响力。
从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出发,打造“农民工欢乐节”是会议的另一项重点。在推进农民工电子阅览室建设的同时,全市开展“万名农民工绿色网上行”活动,已有10万多名农民工参加了上网培训和网上读书活动。“同在阳光下”——上海市农民工假日免费电影放映活动2011年共累计播放180余场,约3万人次观摩了电影。
市新闻出版局去年还在全市设立了1513家“农家书屋”,启动“农家书香五个一百”:每年向农家书屋推荐100种重点图书,组织100场科技文化讲座,评选100篇“农家书香”征文优秀作品结集出版,评选100名书屋优秀管理员,建立一支由100名出版社青年编辑组成的“文化导读”志愿者队伍。为了让农民工的阅读也“与时俱进”,每个“农家书屋”每年都会更新不少于10%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