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雄船长张丕烈血洒台北(2)
金宝山 吴长荣
■船靠印度时,张丕烈与当地女孩一起跳舞
  ◆金宝山 吴长荣

  密谋起义 不幸被截 

  张丕烈决心走方枕流的起义道路,把“海辰”轮开到解放区去!他与严敦烨商量后,派业务主任老张去香港,寻找共产党组织。1949年12月11日,老张向台北招商局请假,偷偷地乘飞机去香港找老朋友、“海康”轮业务主任顾文彬。 

  顾文彬由于不愿去台湾运兵,请假留在香港。地下党员朱叔和奉命赴港,策反香港招商分局起义。朱认识香港招商分局经理汤传箎,对他和副经理陈天骏进行策反。其实汤、陈二人已接受地下党指示,三人一拍即合,分工联络各船船长、轮机长、业务主任三大负责人。顾文彬见老张来联系“海辰”轮起义的事,告知老张当前大多数船员都希望早日回大陆、回上海,香港招商分局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起义,希望有机会张丕烈把“海辰”轮也开到香港来参加起义,并说:若要驶往北方解放区也可,还告知了联系方式。老张回到台湾,把这些重要信息告诉张丕烈。张丕烈一听,满怀喜悦,马上与严敦烨密商,通过老张去发动船员。 

  严敦烨把收到的“海辽”轮胜利起义到达东北的电讯,在船员中传播,鼓励大家走“海辽”轮的道路。很多船员担心半途遇上国民党军舰拦截,于是,张丕烈船长对船员说:“遇到军舰拦截,大家都把责任推到我身上,说这是船长的命令!” 

  1950年3月,“海辰轮”装货离开高雄,驶往日本广岛东南面的吴港。一路上,张丕烈找严敦烨商量,反复研究,认为这次驶离日本吴港是举行起义的好机会。船到吴港,利用卸货时间,张丕烈把3000日元交给严敦烨,嘱咐他去码头附近找家旅馆,租间客房,召开不当班的船员会议,进行动员。会上,张丕烈激动地向大家发表演讲,希望大家把船开回祖国大陆,与亲人团聚。到会的船员纷纷签名,拥护起义。 

  谁知,船上饭老板王荫生听到一个船员讲船将要开往青岛的事后,马上失魂落魄,心事重重。旧社会船员的伙食由饭老板承包,所以他经常克扣船员伙食。船员气愤时,常把饭碗菜碟丢入大海泄愤,骂他:“饭乌龟,老剥皮!”王荫生因此怀恨在心。 

  1950年3月14日,“海辰”轮从日本吴港开出。王荫生带了两个“黄鱼”(偷渡者)和一批走私物到高雄去。“海辰”轮准备起义开往青岛,王荫生竭力反对。他有一个儿子在高雄宪兵司令部当宪兵,打算通过他告密。 

  “海辰”轮在吴港卸完货物后,启航离开日本。根据台北招商局的命令,应该向南开往高雄。张丕烈改向西开,想驾驶“海辰”轮越过韩国济州岛、小黑山岛。夜幕降临,月光明亮,海面上视线还好,张丕烈高度紧张和激动。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用望远镜扫视黄海海面,担心遇到国民党军舰。船转向西北时,突然发现船尾有条黑影快速驶来。临近一看,果然是艘国民党军舰。舰船接近后,打灯语询问“海辰”轮船名等内容。张丕烈马上命令改变航向向南,但已被国民党军舰怀疑,紧跟不舍,监视着“海辰”轮。船员们倒抽冷气,问张丕烈怎么办。张丕烈左思右想,心有不甘,却无良策。 

  电报房里,严敦烨沙沙地抄着台北招商局发给“海辰”轮的电报,然后走上驾驶台,把电报交给张丕烈,说:“船长,局里又来电报,命令船直开高雄!”张丕烈捏着电报,望着军舰上的炮口好像在移动,军舰上不少黑影在行动。在这种威迫下,他只得命令船向高雄驶去。 

  宁死不屈 血洒台北 

  3月17日,“海辰”轮驶入高雄港。理货员走到张事务长房间,轻声地说:“不好,有两个陌生人藏在船尾舱里!” 

  “啊!竟有这事?”张事务长大吃一惊,立即向张丕烈船长报告。张丕烈闻言,悔恨自己在日本吴港检查不严。怪不得海上会“巧”遇军舰,原来早已有人潜伏在船上。 

  船靠码头,事务长亲自审问两个陌生人:“是啥人把你们藏到船上的?”这两个人冷笑不语。这时王荫生走来,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是我姓王的带上来的,又怎么地?” 

  事务长气得嘴唇发青,满腔怒火,斥责王荫生,船员们也纷纷指责。王见势不妙,便威胁说:“哼,现在到了台湾,看哪个狠,看哪个厉害?我儿子在宪兵司令部做事!” 

  晚上,王荫生把当宪兵的儿子带到“海辰”轮上,领进与自己谈得来的那个船员的房间里。这个船员曾把参加吴港起义动员会情况透露给王荫生。他经不起王荫生儿子的纠缠和追问,加上王荫生在一旁施压,终于泄露了张丕烈、严敦烨在船员会上的讲话。王的儿子了解到张丕烈动员起义的事,如获至宝,便返回宪兵司令部告密。 

  3月22日,高雄宪兵司令部接到报告后,派出一卡车宪兵,端着枪冲上“海辰”轮,把张丕烈、严敦烨、张事务长、理货员等人戴上手铐,押到宪兵司令部。随即对张丕烈、严敦烨进行严刑拷打。两人宁死不屈,不肯牵连别人。不久便被押赴台北,投入宪兵司令部军法处设在台北的监狱里。 

  1950年1月15日,香港招商分局和13艘轮船起义,继而“海玄”轮在新加坡起义,4月1日万吨级油轮“永灏”起义,脱离国民党,投向新中国。国民党对众多招商局船舶起义非常痛恨。为了遏止起义势头,便以屠杀恐吓广大船员。1950年5月30日,台北宪兵司令部军事法院以“准备发动叛乱”的罪名,宣判张丕烈、严敦烨为无期徒刑,后蒋介石改为死刑。1950年7月12日凌晨5时,当张丕烈被推到马场町刑场沙堆顶上时,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见脚下高低不平,还提出要站到平坦的地方上去。严敦烨也跟着提要求说:“我也要站到平坦的地方。” 

  随着宪兵罪恶的枪声,英雄船长张丕烈、报务主任严敦烨,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情他俩的友人,把他俩骨灰安放在台北一家殡仪馆里。张丕烈就义时只有53岁。

  美国之音广播张、严两人被台湾当局杀害的消息传到上海时,招商局原副总经理黄慕宗也收到一封海外来信,介绍了张丕烈与严敦烨准备驾船起义、后被台湾当局杀害的经过。 

  1950年10月14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根据可靠消息,致函国营轮船总公司(由招商总局改名)军管会总代表于眉、邓寅冬,明确提出张丕烈、严敦烨因起义失败,而在台湾遭到国民党杀害。“应予抚恤”,“追悼会可由海员工会负责召集举行。”于眉与邓寅冬亲自登门慰问顾宝玲女士与女儿张月如等亲属,并颁发了抚恤金。海员工会在位于淮海中路八仙桥的国恩禅寺隆重召开张、严烈士追悼大会,轮船总公司军管会送来挽联:“为国牺牲,功垂史册”。 

  1952年2月,华东军政委员会追认张丕烈、严敦烨为烈士,并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文革”后期改换革命烈士证书)。 

  (摘自《上海滩》2013年第11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走转改年终特别报道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读者之声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各地新闻
   第B06版:各地新闻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英雄船长张丕烈血洒台北(2)
广告
美国版阅读A31英雄船长张丕烈血洒台北(2) 2013-12-10 2 2013年12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