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维夫全称为“特拉维夫-雅法”,无论在机场、公路还是地图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官方全名。特拉维夫是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雅法则是个古色古香的小城,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并列在一起,好像个头魁梧的兄长身后跟了个小弟弟。其实,从建城时间上论,雅法要比特拉维夫年长近4000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进入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特拉维夫海滨大道两边高楼林立,但车往北开,马路就逐渐变得狭窄起来,眼前建筑也低矮了许多。几分钟后,车子只能停在雅法老城区外,因为城内不少巷子宽度仅够一人独行,倘若对面有人过来,双方都会不约而同侧过身子。雅法的房子大多用白色石材建成,“雅法”一词在希伯莱语里则意为“美丽的白城”。雅法人视祖辈留下的住房为传家宝,不少民居门前都镶有做工考究的金属铭牌,记载着此栋房屋和业主变更的历史。走进曲曲弯弯的小巷,身边不时闪现出酒吧、首饰店、旧书店或当铺,推门而入,会误以为步入了某个迷你型博物馆,那样的小店铺几乎都是家族中一代代传下来的,有几百年历史不稀奇。
我们走进海边一家酒吧,老板不是先问客人想喝什么,而是如数家珍般介绍起酒吧陈设:“瞧,这张胡桃木长桌已经两百多年了,还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亲手打的,旁边那对青铜烛台也有上百年啦,还是我奶奶的奶奶……的嫁妆呢。”我指着桌上的酒水单打趣道:“那么请问这上面价格又是几百年前的呢?”老板和客人顿时都大笑起来。
走出雅法老城门就能看见地中海,海边那座1000多年前的老码头早已退休了,成了钓鱼爱好者的乐园。有对父子正在钓鱼,父亲身旁的塑料桶里已有半桶战利品,儿子几次提起钓竿,鱼钩上空空如也。年轻的爸爸低声训斥儿子:“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儿钓鱼,哪有半天都钓不上一条的?”男孩见游客过来观看,红着脸将脑袋埋在两腿间。离老码头不远居然有条百米长的现代艺术街,那是属于年轻人的天下,抽象画、后现代雕塑、行为艺术作品应有尽有,耳边还时不时传来爵士乐。不知是现代社会执意要将其触角探入古老的雅法,还是雅法主动向现代生活方式张开了双臂。
雅法老城里没有任何车辆,游人只能步行。同行者中有位年过七十的老先生,边游览边感叹年龄不饶人,走得腰酸腿疼。当地导游小姐给老先生打气:“来到雅法可不能说自己老哦,和雅法比起来,我们谁不是青春年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