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底子较薄、地域广阔,特别是近年来人口的大量快速导入,浦东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医疗技术人才紧缺成为突出的矛盾。
通过多年努力,浦东新区的城乡医疗资源数量、配置、水平、科研能力差距已经明显改善和缩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人头支付”改革成效显著,但是,仅仅两三年时间,尚无法完全解决区域发展不均的问题,大量非户籍常住人口在城乡间的流动,也给医疗卫生服务带来不小压力。
按照5-10万常住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浦东新区当前至少应该设置50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缺口5家。随着曹路、三林、周康、航新等12个大型居住区相继建成,预计几年后人口将达到550万左右,届时至少要达到55家。对应的卫生技术人员与实际需求相比,总量仍显匮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乡村医生。
路还很长,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道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期,浦东新区各项卫生指标将力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均经常性卫生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居于全市中上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走在全市前列。
未来,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重点仍将放在人口大量导入的区域和农村、边远地区,将会有更多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落户浦东郊区,让城里和在“乡下头”看病的差距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