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说,这是拉克塔利斯问题奶粉引发公众愤怒后,贝尼耶首次公开回应。
涉事工厂生产奶粉都得下架
法国媒体上月初报道,法国多地大约20名婴儿因为食用由法国克朗市一家拉克塔利斯工厂生产的婴儿奶粉而感染沙门氏菌。之后,拉克塔利斯集团宣布召回涉事工厂去年2月15日以来生产的婴儿奶粉。
但近日,法国几家超市集团承认在宣布召回之后,仍有少量问题奶粉被售出,本来已经渐渐平息“毒奶粉事件”再次引起哗然。
本月12日,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宣布,拉克塔利斯涉事工厂生产的所有批次婴儿奶粉将被召回,政府还将制裁仍未下架问题奶粉的家乐福、欧尚等超市。
集团首席执行官贝尼耶14日说,“我们必须明白这次行动的规模:83个国家,超过1200万箱”。现在经销商不用(根据生产日期)挑出问题奶粉了,“所有(涉事工厂生产的奶粉)都得下架”。
拉克塔利斯集团由贝尼耶的祖父1933年创立。问题婴儿奶粉涉及旗下Picot和Milumel两个品牌,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英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苏丹。
据中国国家认监委官网显示,拉克塔利斯集团旗下的CELIA-LAITERIE DE CRAON“自2017年12月5日,暂停在华注册资格”。这意味着,在再次获得许可之前,这家企业暂时失去通过官方渠道对华出口其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权利。
生产商经销商互相“踢皮球”
作为经销方,受消费者抨击的法国大型超市对自身的问题含糊其辞,认为造成违规销售的主要原因是拉克塔利斯集团的召回机制和物流派送存在漏洞。欧尚方面称,所出售的问题奶粉均是拉克塔利斯在召回日之后送达的。
勒克莱尔集团则解释,问题奶粉在入库时商品标签就已被换掉,以至于没有发现问题。贝尼耶则为集团辩护,认为其在程序上没有任何过失。
据消息透露,拉克塔利斯曾为第二次召回奶粉的数量与法国经济部讨价还价,试图大事化小。这一不负责任的态度令法国经济部不满。
法国舆论普遍认为,从生产商到销售商,包括中间的政府监管部门,都应对此次违规销售承担责任。但如今涉事方各执一词,承认错误的不少,愿意担责的却不多,明显是“互相踢皮球,推卸责任”。
拉克塔利斯面临数百起官司
根据法国政府机构公布的信息,去年8月中旬至12月,法国35名平均年龄4个月的婴儿被确认因食用拉克塔利斯问题奶粉而感染沙门氏菌。法新社近日报道,西班牙方面报告一例相同情况的病例,希腊方面正调查一例疑似病例。
法国一家代表问题奶粉受害家庭的协会本月12日说,已有越来越多的受害家庭状告拉克塔利斯,官司件数达数百起。协会主席康坦·吉耶曼说,他认为法国政府机构“低估”了问题奶粉病例数量。
贝尼耶14日说,他最看重事件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特别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他表示,拉克塔利斯将“完全配合”调查,并将补偿所有受问题奶粉影响的家庭。
法国《鸭鸣报》本月早些时候报道,去年8月,拉克塔利斯内部检测发现克朗市的那家工厂被沙门氏菌污染,但没有向政府机构报告;9月上旬,政府机构检查员没有在那家工厂发现沙门氏菌,还给涉事工厂发放了卫生状况良好证明。这篇报道使问题奶粉丑闻进一步引发公众关注。 吴宝澍 炎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