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水务局2000年成立之初,全市209座水厂中,郊区百余座乡镇小水厂主要以内河与深井为水源,存在水源水质不佳、处理工艺简单、供水隐患较多、管网漏损严重等问题。
自2002年起,上海供水行业就开始郊区供水集约化建设。一方面,全市建成长江陈行水库、青草沙水库、崇明东风西沙水库和黄浦江上游金泽水库四大水源地,长江原水和黄浦江原水的比例由原来的3∶7调整为7∶3,形成了“两江并举、集中取水、水库供水、一网调度”的原水供应格局。
另一方面,全市也累计关闭中小水厂175座,关闭内河取水口125个、公共供水深井197口;完成大口径管网建设约460公里,完成小口径管网建设约2500公里;完成深度处理水厂改造8座;完成中心城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约1.75亿平方米。
至2015年,除约52平方公里的横沙岛仍以深井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外,其余郊区全部实现集约化供水。
2017年,横沙岛集约化供水工程启动,总投资2.43亿元,由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20日正式动工。
该工程将长兴岛供水管道延伸至横沙岛,同时将横沙岛原有3座深井水厂改造成增压泵站,通过敷设供水干管与现有供水管网联通,由采用青草沙原水的长兴水厂向横沙岛供水,并同步关闭岛上所有6口深井。
该工程主要分三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是工程进泵管(DN500)排管,长度约为22公里,其中长兴岛约3.5公里,过江管约3.5公里,横沙岛约15公里;第二阶段是工程出泵管(DN200-300)排管,长度约13公里;第三阶段是新民泵站、三东泵站、永胜泵站等3座泵站改造工程。
由于过江定向钻口径大、距离长、江面下情况复杂,建设方攻艰克难,采用“外套管内穿输水管”方案(外套管DN700,内管DN500),以避免管道在长江下被船只等剐蹭破损。
目前,工程项目进入泵站验收阶段,1月10日,工程进行管网冲水清洗;1月15日,新民泵站先行并网通水;三东、永胜泵站也将于本月底前并网通水。本月底,横沙岛将全面实现集约化供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