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颜值更有“才华”
“中中”和“华华”是现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对“双胞胎”。蒲慕明介绍,这对克隆猴证实了猕猴可以用体细胞来克隆,猕猴成为了真正有用的动物模型。要知道,现在研究人类疾病经常用鼠的模型,但是通过鼠模型筛选出来的药物,在临床实验的时候大多没有效果或是有副作用,这是因为鼠跟人毕竟相差太远。
“非人灵长类动物,跟人类最为接近,所以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短时间内拥有一批遗传基因完全一样的猴群构建动物模型,可以在脑疾病、恶性肿瘤等很多疾病研究中取得新突破,并有望获得比其他动物模型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蒲慕明说,“克隆猴完全相同的遗传背景能减少个体间差异对实验的干扰,大大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
“弟弟妹妹”或不久到来
建立于1929年的杰克逊实验室,是世界上最大的模式动物研发基地和销售公司,为国际生物医学界培养并出售七千多种基因编辑小鼠品种。这曾经令不少中国科研人员羡慕不已。而如今,“进阶版”的杰克逊实验室马上就要在上海建立。“目前,在上海建立以非人类灵长类为模型的实验室(研究中心)已经被提上议程。未来,上海将成为世界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的主要研发基地和产业链中心。”蒲慕明对此充满信心。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将为我国脑科学研究提供国际领先的实验平台,以我国科学家为主导的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和灵长类脑科学的前沿研究,将进一步使我国成为世界脑科学人才的汇聚高地。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介绍,克隆猴技术突破之后,首要的工作是通过提升克隆猴的成功率,构建出一大批具有完全相同遗传基因的猴群。接下来,我国科学家要利用体细胞克隆猴展开与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的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
无需担忧伦理问题
克隆猴已经诞生,那么是否意味着克隆人离我们已经不远了呢?蒲慕明与孙强很坚定地说了“不”。蒲慕明介绍,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突破,表明理论上克隆人的技术障碍基本去除,但是做克隆猴的目的完全是建立动物模型来帮助治疗人的各种疾病,不仅没有必要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社会的伦理道德也不允许克隆人。“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任何科学成果都是中性的,关键看如何使用。”在蒲慕明看来,生命科学的伦理问题不仅仅是科学家需要注意的,更需要政府部门以及整个社会大众共同参与,通过立法等方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策。
见习记者 郜阳 记者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