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太石博会最后一天的下午,喜欢藏石的我,特意约了朋友梁栋,驾车前往石展觅石。
我们首先来到吉林的松花石摊位,该石又名松花玉,因色艳如玉而得名。色以绿、紫、黄等居多,形体奇特,带有横向、纵向丝状的纹理,点线并存,我主动向小梁娓娓道来,不料被他立刻打断,“石好不在于质地,丑石丑石在于形”。我顷思:有道理,否则怎会称奇石呢?小梁有意带我来到安徽宣石摊,并称该石种近年较热门,地质学上称石英岩,因含大量石英,颜色洁白与雪花相近,具有皑皑白雪感觉。名堂较多,其中密集簇生似灯草细条状称“灯草宣”块状小颗粒组成称“米粒宣”,有黑白相间,称“水墨宣”常用以表达山水瀑布或雪山盆景为佳。接着我们又逛到了产于贵州省安顺市三岔河流域的古铜石(亦称夜郎石)摊位。它以色似古铜而得名,石上肌理凸凹纵横,包块、沟槽、圈点自然天成,构成似摩崖石刻,或风卷云涌、惊涛骇浪等意韵,形态象形、似物,变幻无穷。相邻摊位是来自陕西铜川陈炉镇而得名的陈炉石,石面油质光亮,温润细腻,隆起的表面纹理清晰多变,酷似壁画浮雕。小梁比划着向我介绍上述近两年才发现的新石种,两种石质均较坚硬,色泽内敛、古朴典雅。当地的武陵石和龙骨石也进入小梁的视线,他满意地收下了两块紫玲珑石。
时间飞快,转眼夕阳西下,即将结束此行时,我又拖着小梁来到石展的北边最西侧,灵璧石摊位。“灵璧石名列四大国石之首当之无愧,但该石现已很普及且造型山子倶多。要跳出圈子,寻觅皮壳纹理清晰,更要形态神奇不凡的。”小梁对我如是说来。我会意点头并立刻走到铺内最里角,端出一方洞石,小梁见后,跷起了大拇指表示认可,我顺口请他赐名,他回过头笑了笑说:“水月洞天”。我暗自赞叹:小梁赏石功力厉害。经与老板商议成交,最终抱回了这方灵璧石(如图,石净长28厘米,宽18.5厘米,高12厘米)。我已经是第四次来觅石了,这真是“天生爱好结石缘,财疏学浅就石全;没有执著爱石恒心,岂得水月洞天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