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蓝色渔夫帽、穿着绿色的短袖,胸前别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团徽或党徽、笑脸徽章,脖子上挂着服务证和扩音器,腰间背着急救药包和园区地图,手中挥舞着小国旗——10月1日,豫园街道国庆大客流党群服务志愿者们与武警战士、警察、保安一同站在豫园商圈及地铁站的13处服务点,践行“微笑志愿,温度豫园”的理念。他们被亲切地称为“小青菜”。
一位满头白发的“小青菜”在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中格外醒目。73岁的李淑文是豫园街道的居民,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选择与青年志愿者们一起在雨中引导客流,为景区秩序的稳定尽一份绵薄之力。作为一名有长达20年志愿服务经历的资深志愿者,李奶奶见证了豫园街道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成长,并对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化和国际化感到欣慰,“年轻人都加入进来,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好。”
“志愿服务是没有国界的。”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柳月珊和康妙珊对李淑文的话深以为然。在中国学习语言学的她们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虽然今天下雨,但是节日气氛还是很浓厚,非常热闹,很多人都拿着国旗。但是一直没有人来问我们问题,所以我们就和路过的人说国庆节快乐,大家都很开心。”
志愿者团队的主要成员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学生。这个国庆节是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的陈晓旭和路小爽在上海度过的第一个国庆节,她们选择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庆祝节日,既是献给祖国的一份薄礼,也想借此机会熟悉上海,感受这座城市的精彩。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