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未名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车祭
马纪萍
  想了想,我应该丢了六辆自行车,从大一到现在。 

  发现最后一辆车丢了的时候,我几乎是心平气和,甚至是欢欣怡然。当时,站在车棚里,我用眼睛来来回回扫了两遍,确定车不见了,便淡定地走出,踱向公交站,狠狠地在心里下了个结论:又丢了! 

  大一,我唯一的室友是张利平,安徽人,水瓶女,数学极佳,文字飘逸,喜欢唱歌。我俩得知学校占地1800亩后,决定一起买车。我们买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两辆车,天天一起骑着去上课、吃饭、去图书馆、去镇上……有一天,骑车到了餐厅门口,利平突然说:“我真喜欢骑着自行车、听MP3的感觉,很自由很幸福……”我当然赞同:那种源于自行车的惬意,有着流动的美感。 

  大三,我去了交大做交换生。作为交换生,我们和其他交换生一起上课,有韩国泰国香港马来西亚留学生等等。这里面,跟我关系最好的是一个香港姑娘。她,常骑着一辆精巧舒适的自行车,跟我去吃南体旁边的山东煎饼和二餐的春卷。学期结束,香港姑娘回港。临走前,她让我去帮她收拾行李,顺便把那辆娇小美丽的自行车给了我。我一激动,就说:“等以后,我骑着它去香港找你玩!”她说:“好的!香港住的地方比上海还贵,你来可以住我家。”她叫萧伟凌,脾气温和极了。

  于是,我开始骑港姐的小车———第一辆自行车旧了,被搁置了,然后丢了。 

  后来,小车也丢了。对于丢了港姐的车,我有点气急败坏———关键它是一份礼物,有纪念意义。 

  小车丢了之后,我去修车师傅那里买二手车,师傅说:“姑娘,不用买好的,好的被人偷了还得买。就这辆吧,70块。”我很高兴,买了。那车伴着我读完研一。研一读完后,我要去重庆呆一年,就把车放在车库,钥匙给了黄欣,希望她骑。可是一年来,她也没骑,等我从重庆回来,车又没了。 

  9月开学,我去给电信打工,便问老板要了一辆自行车。我那个得瑟啊,天天不锁车。去商院不锁车,去寝室不锁车,去餐厅不锁车,终于,在一个中午,从餐厅出来,车又丢了。 

  我厚着脸皮,又问电信老板要了一辆自行车———梅红色!当时,无人不夸我的车美丽,我也觉得是。我清楚地记得它一身的梅红,是怎么映红了路边的青草,但是,不知哪个狠心的家伙就给我在公交站旁拎走了!其实,我很担心,因为,它虽然长得很美,但是并不好骑,而且,喜欢咯吱咯吱地响。记得雯雯有次骑我的车,很揪心地说:“你的破车,哎妈呀,一骑上,就有浪迹天涯的感觉……”我希望那个窃车者,跟我那梅红色的车,有个很好的相处模式。 

  最后一辆车,有很好的故事。那天,我把它停在校南门口,晚上回来,已经很晚了,我就打电话让小清新陪我去拿,小清新居然就从寝室出来了,“顺便”陪我取车。取了车,小清新还帮我推车,我清晰记得图书馆前夜很美,旁边的银杏林也很美。我就想:这真是一辆红娘车啊。现在,车丢了,好在,小清新人还在。 

  对了,我还用其中一辆载过小郭两次。有次,小郭说,有个男生鄙夷地看着我们———一个女生载一个男生。但是,我只想说:驮着小郭我心里很开心。 

  这六辆车,见证过很多小故事,包括一起买车、一起兜风、离别相聚等等……也认识了很多人,包括利平、萧伟凌、共赴交大的牛人、修车师傅、小郭、小清新等等。 

  这些车都不在了,但它们缔结了很多感情。既然它们都走了,那就留下这些吧。 

  再念。 

  华东师范大学 马纪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校园风
   第03版:就业
   第04版:视野
   第05版:未名园
   第08版:心理
学会经营你的磁场
萍聚
夏天的味道
车祭
大学生版未名园05车祭 2013-06-19 2 2013年06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