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专业研究生周元凯,连续3年参加“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创业竞赛,两次与金奖擦肩而过,终于在今年得偿所愿。3年圆梦之旅,他走得跌跌撞撞,却坚定不移,完成了从懵懂少年到创业青年的成长蜕变,从普通成员到团队领袖的角色转变。
他可不是埋头科创的宅男,而是经常挎着当季最有范背包的潮男,是校园舞台上侃侃而谈的主持人,也是球场上挥斥方遒的篮球健将。
●(相关报道见3版)
好久不见
近日,上海市第一届大学生头脑奥林匹克比赛(简称OM)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交大、同济、华理、上外、华政等15所高校的56支队伍参赛。
OM活动在上海已开展28年,此前主要集中在中学,许多大学生听到比赛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激动。OM比赛留给他们的美好回忆,点燃了他们参赛的欲望。数十支参赛队伍迅速组建完成,都迫不及待地想和好久不见的OM老友再续前缘。
●(相关报道见4版)
笔耕不辍
文坛劳模贾平凹,以平均两年一部的速度创作长篇严肃文学。从1974年至今,他累计发表近千万字。继《古炉》《带灯》后,花甲之年的贾平凹又推出长篇新作《老生》。
成名已久,如何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他举起拳头比划说:“如果一头猪不好好吃,本该长120斤,结果只长了80斤,灵魂从原来这么大,最后缩成拳头般大小。无论在生命哪个阶段,都要把自己尽量做好,才对得起胸中情怀。”
●(相关报道见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