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九月,“史上最长寒假”的传闻就在网络上热传。北京35所高校的“寒假天数排行榜”受到大家的热议——位居榜首的中央戏剧学院凭借长达60天的“豪华假期”让大家羡慕不已;而全国各高校的“超长寒假”也比比皆是。那么问题来了——今天是2014年最后一天,你可否知道上海各高校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10所高校假期超40天
比起北京,上海各高校的寒假也毫不逊色。在已经公布放假安排的19所高校中有10所高校的寒假都超过40天。“最长寒假”的皇冠暂时由上海体育学院摘得———该校的寒假将从2015年1月10日一直放到2月28日,足足有50天之长。上海师范大学将紧跟其后,在2015年1月12日开始放假,假期长达48天。另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等校都在“40天假期”之列。
最长寒假多亏“闰九月”
闰月,是一种古代历法,中国古六历(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中用3年闰1个月,5年闰2个月,19年闰7个月的“闰月法”,每逢闰年所加的月便称为“闰月”。闰月放在一年的年终。
“闰月”的出现是因为在中国传统的阴阳历中的“月”是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为29天12小时44分3秒,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又必须要用整数来表示。以朔月的长度29.5306日为1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个月,同回归年的长度365.2422日相差约10日21时,因此人们就用设定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一年12个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的天数少11天左右,4年下来,就少了1个多月。因此需要置闰月,使阴阳历各个月份和天象物候保持对应的关系。
“闰九月”则是指在某年中出现两个九月的现象。闰月在九月的情况十分稀少,在2020年前的200年中,仅有1832年和本世纪的2014年,下一个世纪将会在2109年出现“闰九月”现象。
正是在“闰九月”的影响下,2015年的春节(正月初一)是2月19日,比2014年春节晚了19天,是最近30年来最晚的一个春节。正是由于明年春节将姗姗来迟,学生们的寒假才相应变得有一点长,中小学生更将纷纷迎来“10年来最长的寒假”。而各个大学由于拥有教育部赋予的自主安排放假权,寒假长度不一;尽管假期普遍较长,但并非都能过上“史上最长”的寒假。
哭笑不得的“假期守恒定律”
在同学们欢呼雀跃时,小编要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高兴太早,这可能意味着暑假的缩短!殊不知,每年的放假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根据“假期守恒定律”,寒假长了,暑假自然就短了。因为高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安排相应的课时,课时数不变,假期调整的空间也不大。
对于这个提醒,同学们的看法不一。小编采访了一些身边同学。其中有的同学表示“春节前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团聚,十分开心”;也不乏有同学抱怨:“还不如暑假长一点好啊,这样可以留更多时间用于旅游、培训和实习,寒假太冷了根本不想动。”更多的同学则抱着一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先把长假好好享受了再说,暑假变短我们也没有办法啊!”
寒假为何长不过暑假?
夏季七、八月份是比较热的,冬季的二月份比较冷,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所以要放假。夏季热的时间比较长,而冬季冷的日子比较少,所以寒假比暑假短。其实,有些地区寒假时间长于暑假时间,那也是相同的道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南方地区的冬天其实并不冷,而某些北方地区的夏天也并不算热,为何也要放假呢?不过是为了保持全国步调一致呢。
最后,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19所高校的放假时间,想要约同乡而异校的小伙伴一起往返的同学们,快快看过来!(见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