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0后、九0后、00后自编自导自演明月TV
花木小区版新闻联播火了
王弘
  ■记者 王弘

  一台家用DV,一个自制新闻采访话筒,两个补光灯,凭着这些200元不到的设备,在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明月居委会里,7个平均年龄33.4岁的居委会干部自己干起了“电视台”,取名“明月TV”。“明月TV”自制的小区版“新闻联播”每周更新一次,今年3月上线以来,已吸引了300余位粉丝,点击率最高的一期节目突破了千点大关。

  从新年团拜视频起步

  明月居委管辖着罗山花苑、金色碧云、金杨十坊庭三个小区,有1200户居民。小区里白领多,外地来沪给子女带孩子的老年人也很多。“不少家庭都是父母轮流带,像候鸟一样迁徙。”居委会书记石丽芳说,如何让这些年轻人和“候鸟父母”们能融入社区生活、知道居委会都干了些什么事儿、让居民间有更多互动,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居委会里的几个80后年轻人尝试开了个微信公众号,将小区动向第一时间推送,但觉得“光有图片和文字还不够吸引人”。经过商议,他们决定办个“电视台”,制作属于小区的视频节目,放在微信公众号里推送。今年2月,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期居委会干部土法炮制的新年团拜视频,短短3分钟的视频吸引点击近百次,年轻的居委干部们大受鼓舞,“我们有位70多岁的居民原先用的是黑白色的老人手机,他专门让儿子给自己换了个智能手机,1000元左右,就是为了可以收看到我们的节目。”

  “录第一期节目的时候,没有摄像机,是用手机录的。”居委会青保干部、担任“明月TV”“总导演”“台长”的王旭东说,70多岁的居民陈乃黔老先生知道他们要创办属于小区居民的“电视台”后,将家里面的摄影机拿了出来,免费长期提供给他们使用。社工小董把家里的三脚架贡献了出来。“原先的话筒收音功能太差,就淘宝买了个80元的话筒,花了100元买了两个补光灯。”学美术出身的王旭东又设计了“台标”,一轮黄色的明月守护着一只振翅高飞的候鸟,就这样,在大家支援下,花了不到200元,“电视台”建成了。

  孩子“领衔”本色出演

  每周一次更新的“明月TV”目前开设了3个栏目,“明月一周报”,将小区这一周的大事件进行口播,让居民们了解居委会做了哪些事儿,成为居务公开的一种渠道。“小蔡讲安全”由居委会治保主任小蔡邀请一位居民讲述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或小区治安故事。“月明人美”宣传小区里的好人好事,专门传播正能量。

  “我们小区里有个公共草坪,平时在草坪上的无非是三类人,带孩子的保姆,遛孩子的老人,还有放学的孩子,基本都是围绕着孩子,我们想为咱们的‘电视台’创立一个社区记者站,围绕孩子,把小朋友、大朋友都调动起来,让30岁至50岁的社区中坚力量不再缺位居委会的活动。”居委会副书记孙慧说。今年的寒假,“明月TV”第一次邀请小朋友出镜,播报小区新闻,几个85后的年轻社工还手把手教孩子们撰写新闻稿,颇受孩子家长的欢迎。

  附近的中天碧云、爱建园小区的居民听说明月居委会有这么一个电视台,给孩子提供参与新闻播报的机会,都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如今社区记者站已经有7名固定成员。小区附近学校的老师也主动加了居委会的微信公众号,关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出镜表现。

  前不久,有一位居民李女士主动致电居委会,希望成为居委会的志愿者。她自我介绍自己从事新媒体气象播报,愿意无偿提供自己的技术力量为“明月TV”添砖加瓦。孙慧告诉记者:“说实话,以往居委会的志愿者活动无非是捡捡垃圾、扫扫楼道,吸引不了像李女士这样‘高端’的居民,如今有了‘明月TV’,居委会的活动也高大上了。”

  据不完全统计,“明月TV”上线至今已有超过20位普通居民出镜露脸,几乎人人都是本色出演,王旭东坦言:“邀请居民上节目从来没有被拒绝过,大家的表现都是一级棒!”

  用心做事不是闹着玩

  从最初的二十几个“粉丝”,到现在近300个“粉丝”,短短两个多月,明月居委会的微信公众号“粉丝”数暴增了十倍。居民们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点赞者有之,提出建议意见者也不少。有一期节目一开始说的是不文明现象,结果,小主持说着说着又说到了老人在小区紫藤花架下乘凉有危险的问题,有居民就表示:“偏题了,节目形式单一,希望增加互动”。还有居民认为每周一次的更新太慢,强烈要求电视台增加报道频率。

  不过,更多时候,还是几个年轻的居委会干部自我要求上进。比如,学美术出身的王旭东不会用视频编辑软件,他就自己摸索如何使用“绘声绘影”软件,如今他还自学AE制作片头,制作逐步向专业化靠拢。而原先草根版的“明月TV”自从增配了补光灯后,拍摄的画面色彩鲜明,人物画面也更为清晰。刚开始话筒收音效果不好,老年居民都说听不清,现在花80元换了新话筒后,收音效果也明显上了一个台阶。“我们也是在居民的鞭策下,摸索前行。”孙慧表示。

  明月居委会7个居委会干部,3个70后带着4个85后,石丽芳介绍说:“创新意识够了,但经验累积和自我要求也要不断提升。”下一步,居委会正在向街道申请电子显示屏,挂在小区里滚动播放,让居民看“电视”更方便。居委会还打算办一个老年多媒体培训班,让小区里的这些“候鸟爸妈”能在手机或移动终端上收看“明月TV”的节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居家布置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妈咪宝贝
   第09版:健康讲堂
   第10版:养生保健
   第11版:名人生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血液专刊
   第14版:血液专刊
   第15版:血液专刊
   第16版:血液专刊
花木小区版新闻联播火了
宝贝要入园 选“起跑线”多难
邻居轮流接送娃 途中意外谁之过
“虎妈猫爸” 或给孩子成长埋雷
童双春:满园春色关不住
报头
家庭周刊一版要闻01花木小区版新闻联播火了 2015-05-20 2 2015年05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