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开始进入全新的学习生涯,家有宝贝要入园、进小学的家长,却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幼儿园这个起点上,为孩子盘算未来的父母就开始忧虑重重、费劲周折。
■文 记者 颜静燕 王弘 郭爽 马欣然
关注1:
有房有户很可能报不上
5月16日是静安区幼儿园招生报名的日子。家住江宁路的储阿姨起了个大早,准备前往报名点给孙女报名。招生细则上的报名时间是当天早上8点半到下午4点,但储阿姨本着“赶早不赶晚”的原则,还是7点不到就赶到报名点排队了。
不出所料,和储阿姨抱着同样心思的家长还真不少,报名点所在的幼儿园门口已经排起了队。储阿姨数了数,自己排到了第20个。掏出手机拍了两张照片发到家里人的微信群里,储阿姨接着写道:我已在幼儿园门口,前面已经有近20人了。等了一会儿,群里没有反应,估计大家都还在睡觉,不放心的储阿姨又单独发了微信给儿子:出来了吗?亭亭的户口本和出生证明别忘了带!原来储阿姨的孙女亭亭并不与奶奶住在一起,为了让孩子能在教育资源比较好的静安区上幼儿园,去年才将孩子的户口迁到储阿姨位于静安区的房子里。在得到儿子“在路上,东西都带好了”的回复后,她略略定了定心,开始和周围等待的家长攀谈起来。
经过一番“打探”,储阿姨掌握到了如下信息:
首先,储阿姨这套房子的产证上只有她一个人的名字,房子的户口里只有孙女一个人,这种情况根据录取排序原则属于第三档;
其次,报名表上可以填两个志愿,儿子媳妇中意的是一家面向全区招生的示范园,而储阿姨这套房子对口的正是报名点所在的这家一级幼儿园,今年预计有大批龙宝宝要入园,根据静安区的招生政策,进示范园肯定要通过电脑摇号、如果第一志愿报示范园,万一摇不上,那么很可能连第二志愿的一级园也进不了,到时候就要落到被统筹的境地了;
第三,根据门口保安透露,今年这家一级园要扩招,如果直接将一级园作为第一志愿的话,被录取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储阿姨一边等儿子,一边将所掌握的信息发到自家人的微信群里。经过一番考量,最终决定第一志愿还是填对口的一级幼儿园。不过即便如此,报完名出来的储阿姨还是有些忐忑。“听说报示范园的人数大概在500个,但只招80个,想想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概率电脑摇号怎么摇得到哇?不过我们对口的这个幼儿园今年即便扩招也不知道招多少,能不能轮到我家小孩?万一轮不到,不晓得要被统筹到哪里去?”储阿姨又开始打听起来。
关注2:
一级二级有多少差别?
杨女士家小区出门左拐,步行2分钟,有一个公办一级幼儿园。刚买房子的时候,还没结婚,那时候就想着,如果孩子出世就让孩子入读这所幼儿园,理由只有一个“近”!怀孕后,杨女士就天天关注这个学校的情况,上了网上有名的几个育儿论坛,对这家幼儿园是一致好评,心里当然美不自禁。听说,这家幼儿园因为教学质量好,招生数有限,只有进入幼儿园读早教的小朋友才能“免试直升”幼儿园,杨女士就一直关注幼儿园早教的招生情况。谁知,孩子出生后,杨女士正在家中休产假时,获悉这家幼儿园取消了早教,只招收对口区域的幼童,真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可以少付一笔早教费;忧的是,她家竟然不是对口区域。
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安慰杨女士:这些只是目前情况,等宝宝要进幼儿园的时候,谁知道区域划分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光阴如梭,2015年5月,宝宝幼儿园报名的日子到了。按照虹口区的幼儿园招生区域划分,小区对口的幼儿园远在5公里之外,开车5分钟可到,步行约需半小时。杨女士当初担忧的情况没丝毫变化!
5月9日,报名日当天。他们先带着宝宝来到对口的公办二级幼儿园,这个当初让人十分纠结的“菜场幼儿园”,却给他们了不少惊喜。老公在园外停车,一进幼儿园,杨女士在一旁取证填表,幼儿园两个很漂亮的女老师主动上前牵着宝宝的手说:“妈妈在填表,宝宝来这里和老师玩积木。”宝宝立刻被色彩缤纷的积木吸引住,老师也趁此和宝宝套近乎:“宝宝,你叫什么名字啊?”“宝宝,你看这是什么颜色?”“我们把黄色和红色放在一起好不好?”杨女士家宝宝就这样和两个老师玩儿开了……
随后,他们去了属意已久的小区门口的公办一级幼儿园。和对口幼儿园不同的是,一进门,幼儿园负责招生的老师一听说我们不属于对口区域,立刻表示:“你们不对口,我只能让你们填表,进不进不能保证哦。”杨女士赶忙应承下来:“知道,知道!”填表后,例行公事带宝宝去“面试”。幼儿园大厅内摆放着5套小桌椅,每个桌子后面都坐着一位老师,面前没有色彩缤纷的积木,也不主动过来和宝宝“套近乎”。宝宝立刻变得胆怯,抱住我的大腿,怎么都不肯往前走。再三催促无果后,杨女士径直走到一个老师面前,宝宝才不得不随我坐下,面对老师。接下来,同样是老师与宝宝的面对面时间,老师连珠炮似地提问,宝宝不是说“不要”就是一阵沉默,与之前活泼机智的反应大相径庭。临走时,宝宝如获特赦般转身,慌忙走到门口,头都不愿回。
两个公办幼儿园的面试经历,让杨女士更为纠结。让人嫌弃的对口二级幼儿园,老师明显年轻、有活力,对待孩子也更为主动热情,杨女士看了幼儿园的网络页面后感觉,老师对待孩子的生活照顾和教育教学都颇为用心;相比之下,杨女士一直青睐的,小区门口的一级幼儿园老师略显生硬,对待宝宝严厉成分居多。老公宽慰杨女士,一次面试不能完全说明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
杨女士和身边的同事朋友交流后发现,有相同感受的家长不在少数,有朋友甚至说:“原先以为‘菜场幼儿园’肯定水平搭浆,现在看看还挺好的,所以也没什么可纠结的了,进不了一级幼儿园,二级幼儿园也不错。”
关注3:
家住郊区妈妈的揪心
“家门口是一所公办二级,离家最近的公办一级园打车要二十几块,私立园大多也不好。”在居住在郊县某区,上班在市中心的窝窝妈妈看来,女儿的入园问题不在于选哪家,而是在可接受的距离,根本没得选。门口公办园今年招生150人,报名第一天,领红色牌子(本地户籍+积分居住证)报名的有50多人,而领蓝色牌子(普通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已经有150多人。这和她之前了解的情况差不多——外来流动人口的比例很高。
“不是没想过要去别的地方读。”窝窝妈妈说,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有不少孩子是同一年入园,起点至少是公办一级园,更有一级园也不要,直接面试进了土豪示范私立园。而他们当中,绝大多数属于“虎妈狼爸”,在“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一定给孩子最好的环境”的舆论环绕下,窝窝爸妈也不甘心让女儿落在生源不好的对口幼儿园。夫妻俩到处去打听想办法,于是有亲戚联系了一家民办一级园的名额,每月3500,距离家里有六站地铁。但经过两个月的斟酌,窝窝妈最终还是放弃了。
“也许跑这么远读个幼儿园,并不是个好选择。”一番挣扎后,在窝窝妈看来,与其把女儿入学前的这段宝贵亲子时间,大量浪费在拥挤的地铁上、堵成麻花的马路上,确实不如让她在家里做点事情。究竟入哪个等级的幼儿园,归根结底是对家长心理是否强大的初次考验,“我一次次说服自己,家门口的也不错,你看邻居家的孩子,去了之后又开朗又活泼……在心里,去与不去两个小人始终在打架,去的这边逐渐占了上风。”在这过程中,不断有亲戚朋友的孩子去高大上的幼儿园面试,也不断有各种被录取的喜讯。窝窝妈坦言,在这气氛中,想要保持淡定实在太难。
当她把女儿去对口二级园的消息告诉家里人后,有亲戚好心告诫她,去菜场幼儿园,你怎么做家长的?你最好不要后悔!“会不会后悔,我也不知道,也没法儿预测。”窝窝妈说,也许从一开始,自己的心态就没有放平,对于即将满三岁的女儿而言,离家近、尽责的老师,就已经是最适合的幼儿园,“再好的幼儿园,都不能把孩子教育的好坏全部寄托在要带几十个孩子的老师身上,对女儿来说,最关键的其实家长自身身体力行的教育。”
关注4:
淡定派选择就近入学
宝妈关于女儿今年进入哪所幼儿园的思索提前了整整一年,因为不巧的是,女儿出生日期刚好在9月7日,没能挤进去年那一波,只能选在家附近的民办幼儿园入托一年。入托的一年,她很明显地看到了女儿的进步和变化,原先担心孩子难以适应,特别顽皮不讨老师喜欢,最后证明是多虑的。让宝妈特别欣慰的还在于,原先在家中那个散漫,并且对人爱搭不理的女儿,在幼儿园入托时,竟然得到了老师许多赞赏。比如进学校不怎么哭闹,乐于和大家分享,愿意与老师互动等等。原本对孩子在离家后的表现特别不放心的宝妈发现,只要相信孩子能够自己独立、能够去适应,孩子会给予很好的回馈。在分离焦虑期,这位母亲紧遵老师指导,多向孩子描述幼儿园内全天的具体安排,包括每一件事的步骤:吃早点、做早操、上课、喝水、户外活动、午睡……让孩子心中有数。并且在一开始入园的一个月里,固定一位送去上学的家庭成员,这位家长必须特别“狠心”,送进教室说再见的那一刻,一边鼓励孩子一定能在幼儿园有好的表现,一边“头也不要回”地离开。“因为,老师提醒过,孩子在家长面前才会格外哭闹,发现哭闹并不会改变要上学的状况后,反而很快就能平静了。”宝妈说。
今年初,许多托班家长与宝妈讨论9月份到底进哪所幼儿园,她考虑了许久:进小区对口的公办幼儿园,那就必须更早起床,步行20分钟左右。也有周围人把孩子送进了区里一所示范性幼儿园,但同样的,代价就是路程遥远,送去时父母还能开车前去,回程老人去接,就不得不坐六七站路的公交车。到底是选学费低的就近入学公办幼儿园,还是距离远的资质更好的幼儿园?宝妈的家人权衡下来,最终的决定是一定要是那个最近的。那就还是入托的那所民办学校,学费每月两千元左右,虽然价贵了点,但是老人能够接送起来相对轻松一些。
“当然每家的选择依据不同,我选择就近的这所民办幼儿园,除了离家非常近,出门走5分钟就到以外,主要还是试读了一年时间,相信他们的教学质量。”宝妈认为,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孩子的身心快乐最重要,她的女儿每天都十分乐意地去上学,就连到了周末也急切盼望着周一的到来,能和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见面,家长就觉得女儿在这样的学校里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