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红》取材于浦东新区“最美家庭”郑君华夫妇的真实故事。郑君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爱人顾天来是同院负责协调医疗纠纷的医务科长。在协调医患矛盾纷繁而尖锐的事务中,顾天来被一位患者家属动粗击伤前额,而其妻郑君华作为中国医学界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者,其受助对象正是来自这位击伤顾天来的患者家庭。夫妇俩以德报怨。郑君华依然慷慨向这位白血病女孩光荣捐献。这位动粗的患者家属在女儿接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病房走廊,跪地忏悔、感恩。这部微电影通过对郑君华夫妻自觉履行“救死捐身”神圣使命的热情讴歌,展现当代医学工作者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依然保持高尚品格的动人形象,同时呼吁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今天,人们迫切需要道义的热血、大爱的情怀。这部微电影由上海烁渊艺术策划有限公司创作、摄制。编导的重要创意在于,叙事的影像为黑白,只是在郑君华捐献的一刻,鲜血从臂膀流出涌进血管的那一刻,影像画面突然呈现鲜红的颜色,一腔大爱热血的奔流,红的涌动,带给观众震撼、激动之余,还有严肃的社会思考。
区别于其他电影作品,微电影《红》里的主人公郑君华夫妇及出镜的家庭成员、老少三代,都是由原型人物出演,无一职业演员。浓郁的浦东方言,及其质朴的表演,呈现一种亲切、平易的动人力量。这部作品采用实景拍摄,全部采用现场同期声。摄制组的摄像、录音等都是美国专家,他们作为参与一项中国的公益制作,倾情投入,保证影像与声音的呈现十分完美。
在首映当天的座谈会上,著名电影艺术家与医学专家感同身受,一致给予这部影片高度评价。王健民教授称“这部影片给予医学工作者很大鼓舞。他说,现在的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些误解,以为都是利益驱动。其实,绝大部分都有圣洁的情怀,就在二军大的附属医院里,在患者需要的时候,无数医护人员都自己献血。《红》这部微电影为医学工作者讴歌,我看了很激动。”电影艺术家赵静对这部作品的创新艺术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编导运用黑白片的表述恰到好处,当主人公捐献造血干细胞时,红色的突然映现,这种艺术的爆发力量,不能不打动人心,震撼人们的灵魂。《红》在编剧、导演、摄影、音乐、美术等多方面很有追求,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 通讯员 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