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女大学生失踪被害案件的报道急剧增多,有重庆20岁女大学生“搭错车”遇害、女大学生济南被黑车司机囚禁性虐、江苏女学生返校途中遭抢劫被害等多起案件。
相关部门过去的安全教育更多地针对中小学生,觉得大学生不会出问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认为,这和人的智力没关系,大学生对于危险也应该保持敏感,时间、地点、参与人、具体活动,任何一个要素出现非常态,都应该立刻警觉。“熟人之间也要注意防范,尤其是特殊的环境下,比如喝酒、夜间和对方单独到封闭的房间内。现在有的人相约见面就会选择开放的场所。如果一进门发现非常僻静,就可以找个借口先行离开。另外,可以多带朋友一起去,用社会性的方式避免独自的危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认为,女大学生的防范意识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家长如果从小叮嘱孩子不要打黑车,形成安全底线,会对孩子起到很强的保护作用。
如果事情无法控制,要保持冷静,慌张、一味吼叫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别无选择的时候就应该以生命为第一位,要想办法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也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可劝解的,好言相劝,让他明白他的行为只是一时的痛快。”李玫瑾说。
王大伟结合自己见过的大量实际案例提出遇到“色狼”时的顺口溜“四喊三慎喊”:“男友在旁高声喊,二三女友高声喊,白天高峰高声喊,旁有军警高声喊;天黑人少慎高喊,孤独无助慎高喊,直觉危险慎高喊,斗智斗勇智为先。”喊和不喊的根本标准,就是以保护自己、以不伤害自己的身体为第一位。杨利伟 刘婵 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