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告诉家长朋友,你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问自己四个问题:1.你了解孩子吗?2.你了解学校吗?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所学校而舍弃家门口的学校?3.你择校想达到什么目的?4.你的目的能达到吗?这些问题想清楚再做选择。不能因为择校,让孩子丧失他的信心,对他的发展形成障碍。
不管是学龄前提早学习,还是到了一二年级课外加班加点,家长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学得好一些,这就叫抢跑。我告诉家长朋友,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提前”,就是抢跑的提前,抢跑的“红利”在孩子三四年级基本会结束,到了中高年级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孩子没有潜力,没有思维能力。孩子丧失了他的童年,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最后损伤的是什么?是创造力!
当孩子学习有困难的时候,家长怎么帮助?帮到什么程度?不能不管不问,我们还是有一定的责任去督促孩子的。我非常欣赏有些学校布置的一些作业,这个作业不是布置给孩子的。孩子回家之后,老师会发一个短信,请孩子和家长一起上网,看看学校在网上布置的一个亲子作业,这个作业或者是父母和孩子一起了解一些社会事件,或者是学校明天要过一个节日,让孩子和父母一起体会一下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文化含义等等,诸如此类。家长对学业的重视、对作业的辅导,并不是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的全部,我们的家长能不能每天回家后问问孩子,你在学校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没有值得告诉我的?你和同学、和老师之间有什么事?在叙事的过程中传递给他价值观,可以给他提很多的建议,我想这都是有效的交流。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不同的内容和功能,应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而不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我们要让学校的功能通过家庭的辅助得以实现,而不是替代。
尹后庆(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