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以后,我在中共川东区委给首长当警卫员,住在重庆南岸的黄山。因为经常跟随首长去西南局、西南军区开会,经常见到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首长。
1951年7月,我跟随首长坐飞机去昆明疗养。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比我们早到一周。他特别喜欢钓鱼和打篮球。参加疗养的首长大多数不会打球,贺司令员从警卫排及工作人员中经挑选组成一支篮球队,他带头打篮球。
温泉宾馆院内有一大片罗汉竹,这种竹子上细下粗,竹节短,质地坚硬,竹梢韧性特强,是做钓鱼竿的最佳材料。贺司令员到达以后用罗汉竹亲手做了好几根钓鱼竿,去疗养的首长每人送一根。宾馆外面就有一条河,河里有鱼,出门钓鱼很方便,白天坐在河边钓鱼一点也不热。我们两个警卫员分工,轮流陪首长钓鱼。
当警卫员主要任务是保证首长的安全,还要照顾好首长的生活。每次去钓鱼都要先为首长泡上一缸子茶,带上钓竿、水桶、鱼食、坐橙。首长钓鱼时喜欢清静,不喜欢警卫员在身边,我们只能站在远处警戒。河对面是茂密的山林,万一有情况很难应付,因此我想做一个钓鱼竿靠近首长钓鱼,以便更好地保护他的安全。
一天中午,我趁宾馆内首长们都在睡午觉,到伙房借了一把菜刀,到那片竹林里,选了一棵最直的罗汉竹,蹲下身去轻轻地砍,尽量不发出声音。刚把竹子砍倒,就听到身后有人问:“你砍竹子做什么?”回头一看是贺司令员,赶紧起来回答:“司令员您好!我想做一根钓鱼竿!”“我不是给了你们首长钓鱼竿了吗?”“是的,我想做一根钓鱼竿自己用。”“你也想钓鱼?为什么?”我说:“首长钓鱼时不喜欢我在身边,我只能站在远处警戒,河对面是茂密的山林,万一有情况不好应付。保卫工作应该内紧外松,暗中保护。要是有根钓竿,我可以靠近首长佯作钓鱼,更有利保卫首长的安全。”贺司令员说:“你这个警卫员的想法很对么!我来帮你做。光有一把刀不行,你到我住处把我的工具箱拿来。”我到了他的住处,司令员夫人薛明正和女儿、儿子玩扑克。她一见我便说:“你来得正好,我们这三缺一。”我说:“我是来给首长拿工具箱的!”她问:“又要做什么?”“钓鱼竿!”
司令员为了做钓竿,专门派人买了一套工具。工具箱里有大刀、小刀、锯子、剪刀、铁锉、木锉等。他先用锯子锯掉竹枝,再用刀子削平。他一边做一边讲给我听,特别告诉我,竹尖可是宝贝,千万不要拆断。他还给我讲了长征路上过草地钓鱼的故事:“那个时候没有钧竿,照样吃鱼。把缝衣针弯个钩,扯两根马尾接起来就能钓鱼,草地里的鱼很好钓。那时没有粮食吃,能吃一点鱼汤也能顶一天。"
钓杆做好,最后一道工序是用火烤,贺司令员要我搞些柴草,下边是干草,上边是湿草,点着以后,把钓竿自下而上烘烤一遍。烘烤以后,用线绳把钓杆尖朝上,根朝下垂直竖起来风干。经过这样处理以后,钓竿既不会生虫,也不会变形。风干以后司令员又帮我用细沙纸打平,拴上钓鱼线就成功了。他说:"如果讲究一点,再打上一遍蜡就更漂亮了!"我说:“这就蛮好了,谢谢司令员,让首长受累了!”“哎,小事一桩!”
疗养期间,每天晚饭以后,首长和夫人都与贺司令员一家一起出去散步,有说有笑,警卫员也都跟随首长各司其职。时间长了,互相都很熟悉。有一天贺司令员还关切地问我:“你的钓竿好用吗?”我说:“好用好用!”“钓到鱼了吗?”“钓到了!”他听了非常高兴 。
疗养结束要返回重庆,我想把贺司令员亲手做的两根钓鱼竿带回去留作纪念。但返回时坐的是民航机,钓竿太长不好上飞机,只好留在宾馆给以后去疗养的其他首长使用。
1966年3月,我到北京,抽空去看望了贺老总,他的身体非常好。在他家,我第一次看到电视机。万万没有想到,那是最后一次见到贺帅。
作者简介
武登荣,男,1929年9月出生。1947年3月参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二野,又称刘邓大军)三纵九旅,随军征战大别山,参加鲁西南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战役、西南剿匪及援越抗美作战。历任机枪手、通讯员、兵团警卫连班排长等职。
1950年6月起分别在川东军区、云南军区、昆明军区任警卫员。1959年1月起先后在空军高炮23团任营教导员、高炮八师师部政治部科长、高炮24团政委,空军第四军官教导队第一政委,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高炮靶场政委。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