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庭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岁月留痕:杨可扬的版画艺术
图为杨可扬版画作品《孙中山故居》
  由中华艺术宫、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岁月留痕—杨可扬版画艺术展”将于近日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将展出100余幅中华艺术宫馆藏的杨可扬版画艺术精品,通过这近百件作品的展出,不仅是对杨可扬先生一生版画创作的回顾,也反映了老一辈艺术家走出“为艺术而艺术”,转向“为人民大众,为人生而艺术”的社会责任。

  杨可扬是我国著名的美术家、版画家,是受到鲁迅提倡的新兴版画熏陶成长起来的第二代新兴版画家的代表人物。杨可扬长期从事进步木刻运动,1949年后,专事美术编辑出版工作,曾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其代表作品《江南古镇》、《乡间四月》、《上海您好》曾分别获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铜质奖。出版有连环木刻《英英的遭遇》、《可扬版画集》、《可扬藏书票集》等多部专著。1985年,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上海版画会。199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向他颁发了“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1984年开始创作藏书票。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为最早参加首届全国藏书票展的老前辈艺术家之一。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既有中华艺术宫原有的48件馆藏,也包括杨可扬先生家属近年向中华艺术宫捐赠的作品,主题都与上海密切有关。其中还包括杨老所创作的第一幅藏书票作品及其生前最后创作的小版画和藏书票作品,更为难得的是此次展出作品中有一套题为《英英的遭遇》木刻,是杨老早期的代表作,原作曾于1949年4月在上海《大公报》上连载过。

  杨可扬的艺术生成于鲁迅所提倡的新兴版画运动,他的文艺观和艺术实践都深受鲁迅这位“旗手”的影响。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所在的多伦路,是鲁迅曾经居住和活动过的地方。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领导的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而在毗邻多伦路的长春路上,鲁迅曾为爱好木刻的青年举办过多次木刻讲习会,介绍欧美和西方的版画艺术,引发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今年恰逢“鲁迅在上海90周年”,杨可扬先生这批作品中更有不少与鲁迅有关的创作,借中华艺术宫的这批藏品,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不仅将展示杨可扬先生的艺术成就,更以此展融汇美术馆所在区域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以此展向即将到来的国庆献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秋蝉时节说玉蝉
大禹陵写生(国画)
岁月留痕:杨可扬的版画艺术
艺讯
三人合资买玉打起官司
高山流水有琴韵
家庭周刊家庭收藏15岁月留痕:杨可扬的版画艺术 2017-10-11 2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